南昌是必須來的,因為太多回憶。

英雄城,曆史和文化都有分量。在此求學四年,還是心懷驕傲的。南昌有很多的美好,隻是當年的我並不知道。一心想早點經濟獨立,大二就開始各種兼職,最後,南昌是匆匆告別的。竟一別三年。

再回母校,看著熟悉的一草一木,身邊走過年輕稚嫩的麵孔,我一時哽咽。離開了,才知道多麼熱愛,走過了,才發現彌足珍貴。

那時的我們,窮並快樂著。如今的我們,依然很窮,但快樂少了許多。

十元錢,在食堂可以一葷一素加一湯,在樓上可以吃碗豪華版的蘭州拉麵,在一樓還可以吃份地道的南昌炒粉,辣椒很多,但吃得很歡樂。

最愛三食堂三樓的四川火鍋,寢室裏一人湊十塊錢,就可以在這裏美美地吃上一頓。你若偷偷摸摸去和別人吃,總能被嗅覺靈敏的室友發現,定會罰你下次多出兩元。三年後,一個人坐在這裏,20元的魚火鍋,一鍋魚肉、附送四個素菜。自己吃不完,拿起手機想叫人時,才突然對著一鍋的沸騰發呆。。。

一湖嵌中央,所有的學習生活都跟湖水分不開。記得我就是這麼喜歡上水的,多少個日子,帶上書和半塊麵包,到湖邊喂魚,湖水總是隨波而動,心事也就淡淡地飄過了。

一隻小木橋,是我最喜歡走的地方,咚咚咚踩著木橋走過,心情總會跟著輕鬆起來。

有多少人記得這個小亭子,又有多少人在這裏牽手、蜜語、失望、哭泣,年輕的我們以為在柱子上偷偷刻字,就可以將初戀保鮮,永遠封存下去。誰想三年過去,歲月早就磨平了痕跡,那些刻骨銘心,也隨之淡去。

藝術樓總是理科生的垂涎地,一群氣質高雅的舞蹈生走過,引來極高回頭率;或者聲樂班的男高音,邊走邊唱獨成一景;清早起來練習繞口令的,是青澀的大一新生,嘴皮子磨溜不為舌戰群儒,隻為話筒前電視中的優美聲線。

一條著名的商業街,其實隻是幾家店鋪,滿載了一屆屆校友的回憶。奶茶店、書局、充話費、修電腦、水煮、小吃,我們甚至在這裏學會織圍巾,打印出一份份求職簡曆,愛情和事業竟都與這條小街聯係著。

陽光好的日子,除了曬被子這道“風景”,最有看頭的就是“情人坡”。三三兩兩散落在坡上,聊天、聽歌、春來賞花、夏來納涼,總有事做。其實“情人坡”名字的緣由少有人知,隻在某個下午,我和好友共同發下了這個不起眼的秘密。

這樣隱藏在腳下的表白,含蓄又深刻,鑄路人到底是怎樣的心境,又是否真和心上人終成眷屬,我們都已不得而知。隻是留下的這三個字,成就了許多美妙的愛情。

正想著,一陣樂曲傳來,看,情人坡上,口琴認真、吉他抒情,是不是在為“她”準備。

下課鈴響起,昨天似乎還一起上課,如今隻剩陌生麵孔從身邊穿過。在湖上走著,我突然覺得,所有的美好都加速度向身後跑去,物是人非,想回當年成了奢夢。原來,我們懷念的並不是這校園草木,而是一去不返的青春和那些曾經的衝動激情。年歲越長,這日子就越發難得,當年的種種也就在回憶裏一遍遍重複,醞釀,成了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