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有幾張,我改過了。
12年前,都城金陵的一處四進的大院裏。一個非常漂亮的小蘿莉,正在院中彈琴。
這座院子的主人應封化,是昌寧伯,太子太師,國子監祭酒,他是真的太子的師傅,不是那種掛個虛名而已的。應家也不止這一位官員,還有幾個翰林,幾個禦史(公費旅遊官)。
應家算是高門大族,代朝是重武輕文的,所以文官能夠封爵是不容易的,除非是碰上許紹這樣子,腦子一拍就給封個爵位的,那真是運氣好炸了。
那天幾個諸侯世子從國子監算是放學吧,他們大概是十三四歲的樣子,正是一腔精力無處發泄的年紀。
這些人畢竟還有身份,上房揭瓦不至於,天天喝點小酒,沒事大魚大肉,或者舞刀弄槍什麼的,這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礙於身份,畢竟他們還是想要在老爹那裏獲得好印象的,所以可沒有人敢逛青樓什麼的。
齊國公方庸那時候還隻是個十三四歲的小屁孩,很不成體統的,吊兒郎當的拿著一袋酒,沒事喝兩口,後麵的一個隨從拎著一桶小米,裏麵是金沙。
他的父親向他吩咐,要打好和應家的關係,因為太子登基之後,應家必定會風光,而他又出任國子監祭酒,也屬於方庸的老師,正好有機會拜訪,畢竟以他的身份受到一點特殊待遇,沒啥了不起,自然有機會看到他的校長。
到了門口,方庸趕緊把酒藏進袖子裏,掏出一塊方巾把嘴擦幹淨,把領子什麼都整理一下,看上去一臉正經(他自以為)的走進祭酒家裏。
尚未進門就被院子裏婉轉的琴聲所吸引,他其實算半個武夫,但是心細,一聽就知道一定是個妙齡女子所彈,而且琴技高超,秒殺許鬆風(實際上他就是為了追戴氏所以學的琴),大概和蕭文徽是一個等級的。(雖然他不認識,也很少有人知道這位理工大佬善於彈琴。)
方庸三心二意的把賄*賂送上。趁機偷溜到院子裏去。
方庸終於以各種機會搭上了話,知道這個這個漂亮又善於彈琴的小蘿莉叫應繁。
從此往後,方庸就三天兩頭的往應府裏跑。方庸不斷的避免在對方麵前講葷段子,盡量表現出貴公子的模樣。(雖然這樣做完全就是徒勞)
他誤以為對方也喜歡自己,畢竟他很少有和女生交往的機會,其實說白了什麼也不懂,以為別人願意搭理你,陪你講笑話,就是喜歡你。
一年後自作多情的他,才發現應繁早早的和太子訂了婚,根本輪不到自己。(真狗血,但這種事情每天都在發生。)
方庸懊惱了很久很久,但是他一向仰仗太子的,知道太子從小生在皇家,最能分辨一個人對他的真心和假意,對於所有真心對他的人,都能以尊重和誠心對待。覺得這個小蘿莉如果有朝一日成為了太子妃,一定能過上不錯的生活。
許奉淵是個正直的好人,隻可惜不夠聰明,沒有魄力。如果不是那個得罪世家貴族的那件事情的話,現在天下一定還姓許,他正直有威望,比趙國那個不知道強到哪裏去了。
對於齊國公來說,這件事情也都這麼過去了,他身為侯爺,可以坐擁很多很多美女,沒必要為應繁用心拚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