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商海,落荒而逃(1 / 2)

當梓軒知道自己被辭退以後,發誓不再當老師了,他要下海經商,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對未來的經商之路充滿了信心。

而熙兒卻覺得先找份其他的工作度過一下,畢竟他們的存款一共才一萬多一點。根本就不夠本錢。

梓軒說不夠錢就先借一些,隻要把生意做起來了,就什麼事都好解決了。反正他的目標就是要做生意,當老板。

看到他那麼堅決的樣子,熙兒隻得支持他,還向一位也在DG市工作的同學借了兩千塊錢。

梓軒向他的在ZH市當警察的弟弟借了好幾千塊錢。東湊西湊,大約湊到了兩萬多的本錢。

通過他們幾天的觀察和找店鋪,最終決定做服裝行業,因為這個鎮目前是世界有名的服裝批發市場。他們在一座專門批發和零售中檔服裝的大樓裏接收了一間鋪位。轉讓費就給了五千,剩下的錢要鋪貨和租房吃飯,把這些費用除去之後。身上的錢也所剩無幾了。

他們覺得店隻要開張了,就會有生意來。那時就能賺到錢了。

店開張以後,是有生意。但因為他們在鋪貨之前沒有定位好主要經營哪種類型的服裝,隻說做女裝。所以在拿貨的時候隻要自己覺得款式好看,就拿什麼貨。結果這生意不溫不火的,第一個月賺的錢除去店租,也就隻能解決溫飽。

第二個月,熙兒覺得兩個人都這樣守在店裏不是辦法,自己便找了一份上門家教,給初中的一個男孩子補習語、數、英三科。

聘請熙兒的是孩子的爸爸,當熙兒卻要到男孩的媽媽那裏去教他。後來從學生媽媽的閑聊中得知,他們夫妻離異了,大的兒子歸他爸管,小兒子歸她管。她除了現在住的這套房子,在新豐路還有一棟三層樓。熙兒雖然知道她的經濟狀況不錯,但從她那種憔悴且蠟黃的臉中可以得知,她現在的生活也不幸福。作為同是女人來說,熙兒有些同情她。

在熙兒幾次給男孩補習之後,男孩的媽媽覺得熙兒教得不錯。便把她朋友的孩子也介紹給她補習。

熙兒仔細一算,第一家一個小時補習費25塊,兩個小時就50塊。第二家下午給兩個孩子補兩個小時,一小時35塊,合計70塊。這樣一天也能賺120塊,挺不錯的啊!

當熙兒給孩子們補了半個月課的時候。梓軒說他們也要自己去拿布料到工廠加工,這樣才能賺多點錢。於是他又向他的弟弟借了幾千塊錢,同時叫熙兒回娘家去借錢。

熙兒隻得帶著剛結算的一千塊錢,硬著頭皮回家去向哥哥姐姐借錢。結果可想而知,哥哥們一分不借,大姐心疼妹妹,借了一千五百塊錢給她。就這樣,熙兒回一趟娘家花一千多塊,借回了一千五百塊。她心裏有欲哭無淚的感覺。同時認定:誰有錢都沒用,唯有自己有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