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到了九月開學季,因父母已年邁,所以熙兒由兩個哥哥送去市裏上學。市裏離家兩百多公裏,這是熙兒第一次出遠門。以前常聽爸爸講他去市裏出差的故事,也看過大姐帶媽媽去市裏旅遊的照片。知道那裏有高樓大廈,還有風景優美的公園,最主要的是交通方便,有公交車。所以,在熙兒的心裏,對市裏充滿了憧憬。
哥哥交代熙兒說:“熙兒,到了學校要多與同學交往,特別是市裏的同學。如果你和他們成了朋友,對自己以後的工作和人生有幫助。”
熙兒想:為什麼和他們交朋友對自己的工作和人生有幫助?我才不稀罕呢!雖然這樣想著,但嘴巴卻不由自主地說:“哦,我知道了。”
入學手續辦得很順利,她和鈺兒分在同一個班,但不在同一個宿舍。哥哥們和鈺兒爸爸知道這一情況後,覺得很開心和放心,兩個老同學在一起,可以相互照顧,挺好的。
校園很大也很美,分成了幾個區,教學區,宿舍區,運動區,練琴區……
讓熙兒最喜歡的是學校背後有一條江,江邊有一大片草地,草地邊還種了許多不同顏色的花兒。雖然她不知道花兒的名稱各自叫什麼,但她覺得喜歡就好。
因為是幼師班,所以全班38個同學都是女生,除了幾個市裏來的同學,其她同學都是來著不同的縣裏。
同學們在一起時嘰嘰喳喳的,像一群愛唱歌的小鳥。但平時不愛言辭的熙兒,不怎麼喜歡和她們湊在一起說這說那,而是在一旁聽她們說,或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畫畫。有人主動找她聊天時她才會和她們聊,聊到高興時還會哈哈大笑。她那爽朗的笑聲很快讓同學們知道她是個心直口快,有自己個性的人。
幼師的學習內容與初中很不一樣,雖然也注重知識性的科目,但更注重技能性的科目。如:畫畫、彈琴、舞蹈(六大民族舞和兒童舞),音樂、體育及書法等。三年後全部要過關才能畢業。對於熙兒來說,畫畫、舞蹈、體育這幾課她原本已有一定的基礎,所以學起來不用費什麼勁。
讓她常有挫敗感的是音樂和彈琴。五線譜第一次接觸,腳風琴和鋼琴也是第一次摸。看到歌譜的音符就覺得眼花,碰到琴鍵手就僵硬,不知道按哪個鍵。有時真的覺得很崩潰啊!
可當她看到同學能像樣地彈出一首曲子時,她那顆好強的心不免會告訴自己:“別人可以,你也可以的,要相信自己!”於是她拿出初中那刻苦努力學習的勁,樂曲唱了一遍又一遍,慢慢的不會那麼容易變調了。曲子彈了一遍又一遍,手指慢慢變靈活了。
她的內心終於有了些許成就感,覺得優秀自信的自己又回來了。
當然,在學校發生的這一切,她都會寫信告訴王老師,王老師的回信內容無論長短,隻要看到他的字,她的內心都是欣喜的。隻要想到他,她的臉就會泛起羞澀的笑容。
在繁忙充實的學習中,時間過得飛快,她慢慢適應了學校的學習和生活,還交了幾個投緣的朋友,比如:萍兒,英兒,梅兒。而與鈺兒的關係是老鄉加同學,與朋友關係疏遠一點,與同學關係親近一點。如果有什麼心裏話,她會選擇萍兒傾訴而不會選擇鈺兒說。或許她擔心如果和鈺兒說,鈺兒說不定會告訴她爸爸,她爸爸有可能會告訴二哥,因為他們在同一個單位上班。
轉眼快期末考試了,寒假也即將來臨,她與王老師有一年沒見麵了,如果寒假時能見到他,那該是件多麼美好的事!
於是她在去信中表達了自己的想法,王老師的回信也表達了想見她的想法,於是他們決定年初二一起去WD山爬山,這樣既可以見麵,又可以看風景,可以說是一舉兩得呢!
熙兒覺得自己一個人跟王老師爬山不太好,於是把自己與王老師約好年初二會去爬山的事告訴了鈺兒,問鈺兒要不要一起去,因為鈺兒家就住在那座山的腳下。
鈺兒很爽快地答應了,那次她們郊遊時,鈺兒也去了,她對王老師的印象也挺好的。
爬山之約已定,期待春節的到來。
大年初二那天,熙兒和鈺兒早早地來到山腳下,因為每年年後來這座山遊玩的遊客非常多。她們希望早點來遊客會少一些,如果太遲了遊客擠滿山上的小道就不好玩了。
她們倆坐在草地上聊天,聊了一些學校的事,聊了一些與王老師有關的事。她看到鈺兒那有點羨慕的眼神,內心不免有些小得意。但又不想表露出來,於是裝作看看周圍的風景。
這山長得可真雄偉,幾座山峰聳立雲端,聽二哥說有香港人想投資這山,做旅遊景點。計劃把這幾座山峰架上天橋,好讓遊客們可去不同的山峰上看到不同的風景。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實現。熙兒想。
半個小時過去了,不停的有遊客從不同的地方趕來,人越來越多。而王老師到底來不來呢?她不敢確定。於是對鈺兒說:“鈺兒,要不然我們先去爬山吧!我們先去山頂的廟裏,如果王老師來了,他肯定也會去山頂的廟裏燒香。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