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還肯那些金銀美女來迷惑我們,等把我們封地拿到手之後,怕是就要對我們動刀子了吧?
“諸位兄長賢弟,咱們拋頭顱灑熱血,難道圖的便是對最後一無所有?
“我之今日便是你們的來日!但盼著你們今日能看清梁某人的險惡用心,若是能警醒你們,某也算死得其所!”
梁帝稱帝後,嫌自己原來的名字不夠霸氣,命人占卜過後,改名為“昊”。
高昌王的話未曾說完便被堵住嘴拖了下去,梁帝痛哭流涕,頓足捶胸,並且指天發誓並未對他們的封地動過手腳,還說若是他們想去就藩明日便可離京,之所以留著他們是想和他們好好盤桓,敘敘兄弟情而已,雲雲。
伴隨著這些話,還有外麵高昌王淒厲的慘叫聲,——高昌王被處以斬立決,因為他不光私底下謀反,而且還策劃了兩次刺殺梁帝的行為,梁帝一再忍讓,沒有對外公布而已。
如此一來,這些諸侯王誰還敢說別的?
明麵上的行動全都轉到了暗處,便是自己行動不便,也讓自己的兒子或者親信悄悄潛出長平。
他們當初率領大軍離開自己的地盤的時候並不是傾巢而出,還留了自己的兒子“監國”。
隻不過如今自己在梁帝手裏,成為了梁帝鉗製老巢的人質,事情就有些不好辦。
但必要的時候壯士斷腕,也是一種選擇。
他們都默認了,若是自己留在家中的兒子、親信能夠騎兵營救,那麼,便是自己在這裏殺身成仁也是值得的。最起碼這樣能夠激起民憤:梁帝皇位還沒有坐穩便已經開始對功臣下手,如今是對付諸侯王,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對付其餘的王侯將相?
武功侯和高昌王原本是兒女親家,隻是後來雙方撕破了臉,成了冤家對頭,還曾經屢次針鋒相對。
梁昊稱帝之後,武功侯被封為了武功王。雖然與高昌王還是互相看不順眼,卻也沒有再直接對上。
直至高昌王死後,梁帝順理成章接管了原屬於高昌王的軍隊,為了表示對其餘諸侯王的安撫,還把高昌王的麾下分了一些給其餘諸侯王。
武功王此時才知道,原來當初司馬潤家滅門案存在諸多疑點,坑害自己的人根本就不是高昌王。
此時還有神秘人給他提供線索,按圖索驥查下去才發現,原來幕後真凶竟然是梁帝!
武功王也知道如今司馬潤在梁帝麵前說一不二,是比太子還要得梁帝信重的人。
當然,司馬潤的才能也當得起這般重用。
若沒有司馬潤的運籌帷幄,梁帝也不可能這麼快一統天下。
所以武功王悄悄派人去接觸司馬潤,企圖把當年的真相告知。
豈料司馬潤府邸周圍有很多梁帝的探子,武功王的人剛一靠近便被察覺,捉了去,嚴刑拷打之下,便把武功王供了出來。
梁帝隱忍不發,隻是派人去搜集有關武功王對自己不滿的證據,並且派人在武功一地散布謠言,說是武功王有意謀反,甚至還煽動了留守武功當地駐軍嘩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