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大學16(1 / 2)

答辯對於每位本科學生來說至關重要的,合格了意味著可以拿到畢業證書,不合格意味著你還要努力,甚至不可以畢業,隻能拿到結業證書。所以每位考生都對自己的答辯努力著,對於這個席勇和王欣也不列外的。

帶著緊張,激動,信心的精神,邁入了係裏答辯的教室。教室裏麵坐著4位考核老師。哪裏4位呢?1個係主任,2位教授,一位副教授,可謂陣容強大的答辯考核團。為什麼席勇答辯有那麼強大的審核團隊呢?原因出現在他的畢業設計中,這個設計是提高藥物的性能,雖然得知米國的交流學院的一個藥物是主導改進的,但是畢竟專利在米國了,這個畢業設計是在華國的,所以係主任和教授們想知道對於這個藥物的可行性是不是也和設計中說的可以實現。所以考核團出現了重量級的教授團隊。

席勇忐忑的走走進了教室,運氣也太差了點吧,別人答辯怎麼才隻有一個教授,怎麼輪到我了就怎麼那麼多教授了呢(心裏不平衡呀),既然走進了答辯的教室那麼愛誰誰吧。立即鞠躬說道,各位老師上午好,我的畢業設計是藥物改進設計,生活中常用的一種藥物,經過一些輔料的更改,其他藥物的添加,來增加藥效,減少副作用。請看我準備的數據資料。上前把打印出來資料分給了幾個教授們。教授們大概看了1個小時左右開始了提問。第一個提問的係主任:“席勇對於這個藥物的藥效提高的數據和副作用的數據是估算出來的還是有事實證明呢?隻有幾個數據,還沒有多的數據可以證實這個是正確的,那麼你設計中的一些輔助劑的選擇是按照什麼樣的規則呢?使用的是對比的方法,我把原來的輔助劑分析了分子,逐一替代嚐試後才有了這樣的改進,就像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時候,什麼材料都用在燈絲上,隻有選對了材料才可以實驗成功,我也是運氣比較好的,所以選對了材料,哦。那麼加入的藥物呢?是怎麼選擇的呢?這個選擇是按照藥物的化學分子結構來選擇的,因為加入的話,也許會增加療效,也許會降低療效,甚至會產生副作用,所以我也做了好多次的實驗。我沒有用學校的資源,是利用在交換生的時候實驗出來的。學校的實驗資源有限的,所以提前完成所有的實驗數據的收集。哦,那麼能否按照設計的結論再實驗一下呢?說道這裏的時候,幾個教授同時用眼神交流了一下意見,最後係主任嚴肅的說道:”那麼要決定這個設計是否是有效的最好辦法是實驗一下,經過我們討論決定打算按照你的設計過程要做一下實驗,如果實驗驗證正確的話,學校打算給你申請科技獎學金,你也知道現在係裏麵的成果在國內還能拿得出手,但是在國外的話需要一定的影響力,由於你最近研究出了一種完全可以說是新的感冒藥,所以看見你的設計我們幾個老家夥有點見獵心喜的感覺,打算來看看,事實證明你的設計如果完全驗證的話,也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的,雖然改進的效果有點差強人意,但是畢竟是一個效果,也能入的了科技獎的範圍。對於藥物界來說也是一種很大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