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一直是製約人口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充足的食物才能使得人口大規模的繁衍,這個簡單的道理呂哲肯定是知道。
目前漢國的人口數量還不是太確定,畢竟想要做人口普查不是那麼容易,經過初步的排查在冊是有將近八百萬。
所謂的在冊人口是十三歲以上的黔首,孩童並沒有計算在內,概因現在的生活環境很容易使孩童夭折……
鼓勵生育的準備呂哲已經做了將近三年,隨著生活逐漸變得淡定,每家每戶的小日子也還算過得去,近一年來嬰兒潮才算是來臨。
為什麼連鼓勵多生育都要事先布置?還是因為衛生環境的關係,另外穩婆也是需要大規模培訓,不然嬰兒潮可要變成大量新生兒的災難了。
一代嬰兒需要至少十三年才能成為勞動力,若是要成為以個合格的兵源則是需要至少十八年,那麼也就是說呂哲除非是從其它列國額外獲取人口,在是十八年內是不用擔心什麼糧食危機,問題是凡事都需要未雨綢繆,不能等危機來臨時才束手無策吧?
占領土地,為了形成人口“大爆炸”必須要占領更多的土地,在這個有人口才有一切的年代裏,沒有足夠耕種的土地怎麼能行!
呂哲將目光瞄在南方就是想要用最小的代價開擴出大片的疆土,這些土地可能需要長時間的開發才能有所出產,但是一旦開發成功必然會成為一處處的糧倉,隻要有足夠的糧食,那麼漢國成為一個有數千萬人口的國家就不會是奢望。
數千萬人口啊,在冷兵器時代那是多麼占優勢的數量,呂哲可是希望在自己四十歲之前可以有足夠的實力向世界各地進軍來著,提前在公元前的紀元裏上演全球大殖民時代。
當然,在此之前發展很重要,工業的發展和海軍的發展已經因為大發戰爭財得到提速,對於西南地區的攻略也沒有停頓。
說到西南區域的攻略,呂哲突然就想起那個被自己丟在一邊該有一個多月的甌雒國使節團。
“王上,是要召見甌雒使節嗎?”蕭何問這句話的時候在眨眼睛。
甌雒國的使節團已經來南陵一個月又七天了,他們起先被限製自由隻能待在鴻儒寺安排的驛館,後麵驛館人員得到呂哲的命令才逐漸給予自由,相信皋通等人也該初步了解漢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呂哲早先是忘記有那麼一支使節團的存在,後麵記起來了覺得是該讓甌雒國的那些人多多少少了解一下漢國,一直沒有進行召見則是在等待南征軍團的進一步消息。
算算日子南亞那片區域該又是到了雨季的季節,新一步的戰況也該在這兩三天才送遞南陵。
南征軍團前去入侵甌雒國的部隊有六萬,武裝齊備又有器械部隊的六萬人規模的部隊,對付由體格瘦小南亞人為主體的甌雒國該是沒什麼問題,但是西南邊那邊的氣候卻是一個製約。
呂哲最後一次得到來自駱搖的彙報是六萬南征軍剛剛突破甌雒國組織起來的第一道防線,也就是涼山戰場。
漢國記載中的涼山戰役是在夏季第一旬爆發,六萬漢軍與約十四萬甌雒國軍隊在那片土地上進行了將近四十天的攻防戰,漢軍以損失七千人的代價消滅了將近九萬的甌雒國軍隊,新的雨季即將到來的關係漢軍沒有在攻下涼山之後繼續推進,在原地築營準備度過雨季。
也是因為入侵甌雒國的第一階段進行順利呂哲才沒有召見那支使節團,畢竟有滅國能力之下還要閑扯什麼鬼玩意,直接發兵滅其國、占其土、奴役其人也就是了,廢話那麼多做什麼。
還有一些事情似乎需要提一下,開明泮後麵陸陸續續又派了幾支使節團,這些使節團則是全被得到示意的駱搖給扣押了……
對於呂哲來說,滅掉甌雒國勢在必行,就像是他不留餘力的對付百越諸族一樣,能消滅的時候就絕對不會手軟給自己埋下隱患。
南亞區域(特指除印度之外)能算得上國家的也就是一個甌雒國,其餘似乎是城邦類型。在滅掉甌雒國之後呂哲的兵鋒還會繼續指向那些邦國,在消滅這些國家和城邦,南亞就該是隻留下一些猴子一般的野人,到時候新一輪的獵殺懸賞也就該張貼,讓民間的驍勇之士成群結隊去山林獵殺野人,用首級來換賞金吧。
太殘忍、太殘暴了?開什麼玩笑啊!對於呂哲來說,他該負責的是治下的族群,其餘族群最好全部都死光了。所以對本族之外的人種殘忍不叫殘忍,殘暴也不叫殘暴。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彼之仇寇,吾之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