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時光如梭(八)(1 / 2)

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精銳,也就是這些精銳部隊在支撐一個國家存在的根本,不然若都是豆腐渣部隊,該國家要麼是運氣逆天,要麼是周邊的族群實在太沒用了,否則根本就生存不下去。

甌雒國的周邊沒有什麼像樣的國家,基本是以部落形式的野人群體,這些野人說白了就是連語言體係都沒建立起來的石器時代原始人,對於甌雒國的威脅也僅僅是一種騷擾和破壞。甌雒國的軍隊在與野人的交戰中誕生了所謂的精銳部隊,那麼所謂的精銳又能精銳到什麼程度去呢?

事實上南亞目前還真的隻有甌雒國和少數的幾個城邦的存在罷了,大部分區域都是野人的棲息地。在公元前的南亞的環境稱不上舒適,一年之中有三個季節基本是斷斷續續的雨季,秋季更是雨下個沒停,哪怕大片土地都是無人區,其占領價值也幾乎是無,不是因為荒涼,荒涼至少還能開發,是太多區域隻要到了秋季必然變成藻澤地帶,占領下了又能怎麼樣?

大片的土地被茂密的植被和森林給占據著,想要開發需要的勞動力不是小數目,古蜀國的開明氏經過兩代的人開發也不過才開擴出方圓不到四百公裏的國土,阻止他們前進腳步的很多時候並不是敵人,是惡劣的環境。

在這麼一片土地裏,甌雒國所謂的精銳也就是對上野人才會有壓倒性的優勢,畢竟南亞除了甌雒國之外也就隻有少數的城邦,且那些城邦所謂的“城”其實就是一些寨子,裏麵生活著相對“文明”一些的人。

說那些城邦有文明估計是胡說八道,一個沒有自己文字的族群怎麼能算得上“文明人”呢?大概也就是一些進化到懂得建設寨子的部落罷了。

如此一來可以想象甌雒國的精銳部隊是在南亞才能稱得上精銳,拿到華夏大地上去,隨隨便便一個列國的軍隊估計就能把甌雒國那些所謂的精銳打得滿地找牙。

當南亞首屈一指的“精銳”碰見了來自漢國的軍隊,戰鬥在剛開始的時候還能互相較量一下,不過在很短的時間裏戰鬥毫無意外地演變成單方麵的屠宰。

當一名漢軍士卒將最後一個沒來得及逃跑的敵人砍倒在地,現場看去能站立的人隻剩下漢軍士卒,他們之中有些人正茫然地四顧,似乎是沒太明白戰鬥怎麼進行不到一刻鍾就結束了?

“醫護兵尋找受傷或戰死的袍澤,其餘人整隊!”

來自軍官的口令聲將很多失神的漢軍士卒回過神來,他們就在滿地都是屍體的現場開始重新整隊。一些穿著白掛但是前胸後背都有紅十字的士卒也步入交戰場地開始翻找,偶爾找到一名己方受傷的士卒就是一陣呼喊“擔架”,找到戰死的袍澤也是呼喊人過來抬動。

太雷人了,不過沒辦法,誰讓呂哲就是那麼奇怪的存在,在公元前二一六年出現醫護兵似乎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的事情。

醫護兵這個兵種是近一年才出現的新兵種,大抵是一些經過外科培訓的士兵,他們大多隻能處理一些簡單的外傷和傷口止血,隻有少數一些經過特別培訓本身又是醫家學派的人才有更精湛的醫術。

呂哲費了很大的功夫也沒有搞出高度酒精,更沒搞明白怎麼去驗證血型,所以為失血過多的人進行輸血什麼就別想了,醫護兵在目前就是一個“安慰獎”之類的存在。

就是這麼一個“安慰獎”之類的存在卻是無限度地提高了士卒的士氣,也沒有太高深的學問在內,隻是因為受傷的士卒總算是有人搭理,且看醫護兵以來就檢查傷口掏出白布止血什麼的,心裏會有一種莫名的安全感而已。

爆發的交戰確實還沒有一刻鍾的時間,但就是那麼短暫的時間裏追擊而來的三千甌雒國士兵至少是被幹掉了五百人,漢軍這邊付出的代價不過才戰死十七人、輕重傷五十四人。

一個點名下來,己方以輕微的代價獲得接觸戰的勝利,帶隊的軍官自然而然露出了輕蔑的表情:“這就是敵國的軍隊?”

沒錯了,這就是甌雒國的軍隊,也就是在南亞能夠稱王稱霸,不然以開明氏與秦國的仇恨,開明泮能集結起十幾二十萬的軍隊為什麼不去找秦國的麻煩。

開明泮估計也是了解地理環境帶來的士卒體格差距,一直以來才會在強烈的仇恨下不去招惹秦國窩在南亞。

在真實的曆史上,趙佗建立南越之後進攻甌雒國,以大概五萬左右的軍隊用了大概二年的時間就把開明氏的甌雒國給滅了,從這裏確確實實是能看出地域所帶來的兵源素質差距,也能想象得出並不是依靠什麼人種都能夠建立霸權或是成為區域性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