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不易是楊家二公子的書童,今年十二歲。
楊不易雖然姓楊,但並不是楊家人,他是在十二年前的冬天被楊府家主楊瓊外出經商途中撿回來的。
之所以叫楊不易,是因為二公子說將他養活不容易,所以就叫楊不易。
楊不易,養活不易。
當時年幼的楊不易尚在繈褓中被人遺棄,在冰天雪地裏凍得渾身潰爛,奄奄一息。楊瓊將他帶回家中足足救治了三個月,楊不易才活了下來,但在那之後,他體弱多病,時常毫無征兆的暈倒。楊府眾人都說是在雪地裏受凍落下的病根。
楊家是武陽城四大武士家族之一,有一些針對孩童的淬體法子,但這些法子用在楊不易身上並沒有其他作用,隻是讓他身體好了一些,不再總是暈倒。他的體質還是很虛弱,依然練不了武。
楊家家主楊瓊在武陽城以寬厚仁義出名,對於這個撿來的孩子沒有白眼相看,反而像對待庶出一樣,讓他和自己二兒子一起讀書。並告訴他說不能習武沒關係,長大後可以在楊家做個管家,或者可以自行離開楊家另謀出路,都隨他自己。
武陽城還有陳,王,李三大家族佳。楊家不是土生土長的武陽城家族,如今方才傳到第三代。家主楊瓊有兩子,大兒子楊盛武人如其名。不滿三十已是七品武士在大泉王朝邊城從軍,二兒子楊盛京好學文,年及弱冠就在今年大泉王朝會試中奪得會元。
武陽城中,陳家與楊家關係最佳。二公子楊盛京與陳家長女陳珂青梅竹馬一起長大,武陽城有風傳陳楊兩家早晚要皆為姻親。
楊家人丁尚薄,家主救回楊不易未免沒有為楊家添丁納口的意思。
年幼的楊不易有點孤獨,每天二公子的課時結束,他都喜歡獨自一人坐在楊家的演武場邊看著護衛們哼哼哈哈過招。他很羨慕這些護衛能躍起數丈高,舉起百斤石。因為楊不易想去外麵的世界看看,想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若是沒有武藝傍身他會連武陽城都走不出。
他也喜歡在空閑的時候去楊府的老車夫黃爺爺那裏聽故事。黃爺爺年紀大了,但年輕的時候跟著老家主走過很遠的路,有很多故事可說。
楊不易最喜歡聽黃爺爺講的故事是武林中人行俠仗義的事跡,還有一些光怪陸離的神仙故事。
黃爺爺和他說過世界上是有神仙的,隻是很久很久以前發生了一些事情導致大泉王朝的神仙們全都藏了起來,不再行走世間,隨後能夠修行的凡人也越來越少,直致幾乎消失。
黃爺爺還告訴他其實楊家老家主楊毅就是半個神仙,二公子楊盛京本來也有希望成為神仙,隻是他放棄了這個機會。楊不易對於神仙很好奇,但是那天車夫黃爺爺沒有再繼續講下去,他看著楊不易的眼神有惋惜,有哀傷,還有愧疚。
楊不易雖然習不了武,卻有敏銳的靈覺,小小年紀充滿靈氣,經常能引來鳥獸的親近。府中眾人都覺得楊不易若有仙緣當是一塊修仙的好材料。
隻是大泉王朝是世俗王庭,地處北原。轄境方圓萬裏,跟武陽城一樣大小的城池數百。百年來未曾聽說過有過能飛天入地的仙人出現在大泉境內。大泉地理誌又記載,大泉境內其實有隱匿的仙家門派,但是凡人沒有奇遇終其一生也不可能獲得仙緣。
少年楊不易也從來沒想過自己能成為神仙。
...
今天是三月中旬十五,楊家二公子楊盛京明天就要啟程去大泉京都準備殿試,適逢武陽城外沅水河畔桃花開的正盛,楊二公子就在臨別之際約了陳家長女陳珂在沅水河畔郊遊。
今日早些時候,楊父受邀前去武陽城太守府赴宴,楊二公子本該隨行前往。
但被他以“昨日傷感離別,多喝了幾杯,又一宿未眠,麵目浮腫,形象不佳,不敢見長者“為由推脫了去。
楊父無奈隻得任由這個給自己長臉的兒子待在家中,自己帶上隨從去太守府赴宴。
春風十裏,江畔桃花正盛,花香四溢,鳥語輕吟,楊二公子此時正側臥河邊,懷抱陳氏美人,手把珠玉葡萄,好不快哉!
還有一美婢,跪坐在旁,雙手捧著一本名為《大泉名都女子圖鑒》的書籍。
美婢聲如絲竹,正讀到“大泉王朝名都第一十三杭蘇城,美人體態嬌媚,秀雅絕俗。如空穀幽蘭,自帶輕靈之氣,有傾城傾國之稱。杭蘇女子多數精通樂理,善吹簫......
不遠處,楊不易正小心翼翼翻烤著烤架上的幾塊精品雪花牛肉,均勻塗抹上增味調料,炭火滋滋,陣陣肉香傳來似要蓋住這漫天的桃花香。
“二少爺,雪花牛烤好了”。
他高高舉著手中的肉串,向著二公子輕聲呼喊。
楊二公子戀戀不舍放下手捏的葡萄轉牽陳珂柔荑起身緩步走到書童旁,接過書童手中的肉串,撕下一小塊送入美人口中。
笑問道:我家書童手藝如何?你別看不易今年才十二歲,但這烹飪燒烤手藝可是一流。”
“這不去年,本公子還花費三十兩大銀將他送去雲兮樓學了半年手藝,要是他糟蹋了這雪花,明日本公子就讓他去馬廄喂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