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幹1(1 / 1)

嗓子幹1

趙大媽嗓子幹了很少時間了。最早在社區看的,社區全科門診的醫生用棉簽壓著舌頭,用手電筒往嗓子照了幾遍後說:“嗓子有點紅,嗓子幹有多長時間了?”

“好幾個月了?”具體多長時間趙大媽自己也記不清。

“你有沒有吃得多、喝的多、尿的多和比以前瘦的情況?”醫生問。

“喝水多,別的沒注意。”

“你早上吃飯了嗎?”看到趙大媽是拎著菜來看病的,社區醫生雖然知道吃早飯的時間已過了,還是順口問了一聲。

“還沒有。”趙大媽出來買菜時遇到一個多年沒見麵的老姐妹,二個家長裏短地聊忘了時間,把早飯給擔擱了。

“你先查一下血糖吧!”醫生開了個血糖和尿的化驗單讓趙大媽去交費。

血糖和尿常規都在正常值範圍內。

“可能是慢性咽炎,先吃幾天藥再說吧。因為慢性病都比較難治。”醫療安全現在是天天講,領導強調醫生給病人解釋病情要話到口邊留五分,小心授人以柄。社區醫生字斟句酌地說。

每次給講課的人都會強調,現在的醫生,一條腿在醫院,一條腿在監獄門前,一不小心就可能邁進監獄。還不如電影裏聽到的,你有權利保持沉默,你現在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將作為呈堂證供,因為醫生的話可能成為呈堂證供,但卻沒有沉默的權力。

現在的醫生不好當,是因為現在科學發達了,如果有什麼疑問,到網上一查,知道的比一般的醫生都專業。而醫生每天接觸的病症狀千變萬化,如同千人千麵一個道理,不可能同書上所說的一樣。特別是社區醫生,各種病的情況都得知道一些,但又不可能像專科醫生那麼精通,解釋病情難免有不周到之處,在領導保安全的高壓下可謂是如履薄冰,哪能全心全意專、心致誌地為病人看病。

醫生開了羅紅黴素和利咽解毒之類的藥讓趙大媽服用。

吃了一個星期的後,趙大媽的嗓子幹沒見好轉,再次去社區醫療服務站後,為了給自己留退路,說得好聽點是為病人負責,更主要的是為領導負責,醫生建議她到醫院的耳鼻喉科檢查一下。

“你可以不看病人,但絕對不給出事。”領導大會小會上三令五申,警鍾常鳴。

耳鼻喉科的醫生檢查後,給趙大媽開了些腸溶的紅黴素和藍芩口服液,藥比社區貴了幾倍,吃完後嗓子幹還是老樣子。

鄰居李大媽聽了趙大媽的訴苦後問:“你是不是老想喝水?”

“是。有時候吃饅頭不就水都噎得慌。”

“你是不是老去廁所?”李大媽像個醫生似的。

“反正晚上得起來幾次。”白天沒注意,李大媽每天晚上得上幾次廁所,她認為喝的水多,去廁所很正常。

“你快去檢查血糖去吧,別是得了糖尿病。我妹妹就是老喝水,開如沒當回事,體檢的時候一查血糖,比正常高出一倍還多。”李大媽現身說法。

“我在社區查過了,醫生說正常。”趙大媽明白了李大媽為啥問她喝水和尿多不多,同社區醫生問的差不多,原來口幹、喝水多和尿多是糖尿病的表現。可醫生還多問了吃的多不多,比以前瘦不瘦,趙大媽突然想起電視裏講過糖尿病的三多一少。

“你是抽的血還是紮的手指?”李大媽又問。

“紮的手指。”

“你還是到醫院抽靜脈搏血再查一次吧。”李大媽勸道。

“為啥?”趙大媽不明白。

“手指血不準。我妹妹在賣藥的店裏做過免費查過手指血,說是正常,可到醫院一複查,比藥店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