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心中的海闊天空
成長的歲月裏,都是一山望著一山高,夫妻兩個結了婚盼著生孩子,生完孩子盼著快坐起來,快站起來,快跑起來,快說話,快上學,快畢業,快工作,快結婚,快生子、、、、、、循環往複的人生,一切像是按下加速鍵,父母期盼裏更多的是希望的延續。但作為孩子,總是想盡可能的拖住這短暫的快樂時光,寧肯發育的慢一點,多享受一下繈褓的溫度,父母的愛撫,社會的關照,還有那顆小小的私心。
從進入校園的那一刻開始,師長就會以各種方式提醒每個人社會凶狠,珍惜當下。麵色隨著話題的深入時常變得嚴肅而凝重。不管聽得懂聽不懂,聽得進聽不進,這種聲音都會在你我的耳邊回想。麵對校園的四方天空,知識海洋中流浪的學生,渴望的看著大門外,自由而精彩的世界,離自己近在咫尺,但沒有收到畢業的證書,總感覺與那個距離相差一步之遙。不同於社會冰冷的現實,校園裏保留了濾鏡般的美,肝膽相照的兄弟情,姐妹情,校園中牽手走過的足跡,課堂上傳的小紙條,還有宿舍每一個床鋪間,隨風而逝去的歡聲笑語,都化作青春記憶裏的底色,留下一道道淡淡的憂傷和回憶。
這不,王小泉也不例外,職業學校畢業後回到家中,把自己關在屋子裏,聽著BEYOND樂隊的歌曲《海闊天空》,感覺自己剛從象牙塔裏走出來,未來的世界變的海闊天空,可以自由玩耍,盡情享樂。之前學校是寄宿製,家在外地,一個月300元的生活費,鐵定花不到月底,拿出150元存到飯卡裏,這叫底線思維,周六周日不回家還得網吧包通宵,玩網遊呢,充值也得花錢,買點花生米,可樂什麼的,要不就約上三五同學,去“馨香村”飯店喝點小酒,暈暈的回宿舍打夠級,也挺幸福啊。
但有一段時間,父母聽說鄰居的孩子王月梅一個月才花200元錢生活費,還能剩下錢。美其名曰讓他向先進學習,降到了200元。他甚至懷疑,是不是他們親生的,正在長身體呢,能不能別這麼苛刻。現在王小泉一米七多點的身高,一度懷疑小時候和爺爺在一屋住,讓二手煙熏得;另一個就是父母在自己的飲食上沒有盡心盡力,悲催啊。
在家裏瀟瀟灑灑玩了兩個月,體會到了由一個學生到一個社會人士的完美蛻變,感覺成熟真好。自我掌控的感覺越來越強烈,說話的語調和嗓門好像也自信了許多,嘴邊光滑的肌膚也爭氣的冒出了黑色的胡須,更增添了男性的魅力。這幅驕奢淫逸的樣子,被父母看到眼裏,氣的牙根癢癢。先是他爸王有村說話了:“都畢業的人了,整天窩在在家裏玩兒,有啥出息啊,我和你媽年輕的時候,都沒你這麼懶,想著為家裏做點事兒,自己也有點骨氣”他媽劉玉芬接過話頭來:“是啊,小泉,你爸這也是為你好,得找個工作,認識認識朋友,在家裏時間長了,就憋傻了”。
——————
王小泉看到父母這幅嘴臉,腦中突然想到一句話:“多大的人在父母眼中也是孩子,時時刻刻能懟的你下不來台”。“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們就是看我在家吃糧食,不幹活生氣罷了,這不容易嗎,我明天就去找工作,我才不吃軟飯呢!他爸又舊話重提:“在國外,18歲就踢出家門,愛幹啥幹啥,家裏啥也不管,已經是成年人了,能、、、、、、”。“砰”小泉不耐煩的拉上門,櫃子裏拿出一袋五香花生米,床下拎出一瓶啤酒,“管他呢,年輕的生命,有的是時間消遣,先把自己的腸胃照顧好,我這麼精明強幹的男人,可能會成為職場上的寵兒,找工作,還不是分分鍾的事情,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小泉這樣想的,晚飯時,父母敲門也不答應,是啊,一頓飯不吃餓不死,找到工作,明天找到工作,吃飯也吃的心安理得。
小泉不知道為什麼會特別在意今天父母的態度,之前的嘮嘮叨叨也是家常便飯,也許他覺得自己長大了,畢業後能夠獨擋一麵了,不想再被父母當孩子看待,證明自己有能力養活自己,不在成為家裏的拖累,想著想著,畫麵慢慢模糊起來,以往舒服的大床,今天好像有點硬,肩膀上不知為什麼變得有些沉重,也許這是夢中的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