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冷在三九,熱在三伏。”
三伏時節,正是一年當中最為潮濕悶熱的日子。驕陽似火,灼熱刺眼的陽光萬箭齊發般從九天之上直射而下,使得整個薑家村都籠罩在一片濕熱黏稠的蒸騰暑氣之中。
薑家村是一個位於雲離王朝西南邊陲的小村莊,毗鄰天華山脈,全村約有百十餘戶人家,村民們靠山吃山,平凡的日子也算過得祥和安寧。
有道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薑家村雖然隻是一個小村莊,村子裏卻有著一座莊嚴肅穆的古老祠堂。
薑家村的這座祠堂可是大有來曆——傳言薑家村的先祖乃是一位在先朝為官的一品大員,因為在官場上的失勢,被先皇貶謫到了此地。曾經的同僚門人皆樹倒猢猻散,經曆了世態炎涼的薑家先祖,便也認命般的紮根於此地,從此不再踏足官場。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說法的真實性已經無從考證,但是薑家村的每一個薑姓村民都打心底裏相信這段隻存在於傳說中的曆史,他們堅信自己的身上流淌著的是那位先朝權臣的血脈。
整座祠堂由裏到外都布滿了歲月的痕跡,像是滄桑老人臉上的皺紋,一日比一日的深沉。可這並不妨礙祠堂在村民們心目中至高無上的地位。這座曆史悠久的祠堂,早已經成為了薑家村每一位村民的精神支柱,因為它是薑氏一族往昔榮耀的唯一證明。
每當村裏有大事發生的時候,便會由薑家村的當代族長召集所有的村民在祠堂內商討決議。
薑氏宗祠作為薑家村最為神聖的地方,自然有著諸多禁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條便是:
婦女、兒童、外姓之人不得踏入薑氏宗祠!違者按族規處置!
這就使得每次村子裏召開宗祠大會的時候,村裏姓薑的漢子們在祠堂裏你一言我一語的商討著村裏的每一件大事,而村裏的婆娘們則帶著自家的孩子在祠堂外等著村長出來宣布宗祠大會的最終決議。
此時正逢晌午,亦是一日當中最為炎熱的時候。烈日如炎,祠堂外的一株百年楊柳懨懨不振的垂下了細長的枝條,村裏的土狗也吐著長長的舌頭,懶洋洋的趴在祠堂門前的石階上,就連往日裏不絕於耳的蟲鳴聲此時也識趣的沉寂了下來……
但就是在這樣火傘高張的酷熱天氣下,祠堂外卻站滿了村裏的婦人與稚童。
不同於以往的熱鬧場景,此時的祠堂外安靜的可怕,有孩子的婦人都是愁容滿麵,緊緊的拉著自家的孩子,仿佛下一秒孩子就會突然消失不見了一樣。而平日裏活潑好動的稚童也在沉重氣氛的影響下,變得極為的乖巧。
在那株百年楊柳的樹蔭底下,躺著一個醉醺醺的中年漢子,在一眾婦人的旁邊顯得格格不入。隻見中年漢子突然坐起身來,拿起身邊的酒葫蘆咕咚咕咚的喝了幾大口,而後一隻手在腰間撓了撓,嘴裏罵罵咧咧的嘟囔了幾句,翻身找了一個舒服的姿勢便又沉沉的睡了過去。
在中年漢子的身邊,站著一個身材瘦弱的小男孩,小男孩約有八九歲的模樣,身上穿著一身破舊的灰色布衣,兩隻稚嫩的小手正拿著一柄同樣破舊的大蒲扇吃力地給中年漢子扇風祛熱。
這個懶散的醉酒漢子既然身在祠堂外,自然是符合了薑氏族規中的“三不入”——他是薑家村裏唯一的一個外姓成年男性村民。
醉漢是村裏的木匠,名叫葉青,是八年前來到薑家村的,當時跟著他的,隻有一個尚在繈褓之中的孩子。葉青因為有著一手還說得過去的木匠手藝,便在薑家村裏長久定居了下來。從沒有人見過葉青的妻子,村裏人便都猜測葉青的妻子早已是不在人世了。
葉青隻有一個嗜好,那便是酒。葉青的嗜酒如命,在村子裏是老少皆知的,葉青可以不吃飯,但絕對不能不喝酒。平日裏給村裏人做些零碎木匠活所掙得的銀錢,都被他一個銅板都不剩的換了酒喝,所以葉青的生活過得也是極為拮據。
葉青的兒子,便是那個站在身邊為其扇風的小男孩,男孩名叫葉修文。也許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緣故,葉修文雖然年紀尚小,卻早已懂得了如何照顧自己與父親。父子二人之間,更多的是年幼的兒子在照顧時常喝醉的父親。每當村裏人見到葉修文照顧葉青的場景時,都不禁搖頭感歎一句,真是苦了這麼懂事的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