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錯因果過往徒留恨,定乾坤前事付煙塵(2 / 2)

然而邵安沒想到的是,在他生命中居然會出現李洪義這樣的人,有他在,你願相信世間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甚至連你的存在,都變得有意義的。

而李洪義,就是他的信仰。

邵安見劉汝卿嘴裏一直嘟嘟囔囔的,看來是太閑了。他道:“你讀過駱賓王的《討武曌檄》嗎?”

“當然讀過。”劉汝卿不知道話題怎麼就轉到這裏了,隻好順著說,“尤其是那一句,‘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妙極,妙極。”

“嗯。我們也應該有篇檄文,方可詔天下勤王。現複你中書舍人之職,繼續負責起草文書。檄文之事交由你來辦,就按《討武曌檄》的標準來寫。”

“啊?”劉汝卿一臉驚訝的看著邵安,似乎在說,這不是真的,我沒聽錯吧!

※※※※※

高巍致仕之後,就回到了老家,過上了含飴弄孫的閑適生活。然而高巍平靜的生活即將被打破,此時邵安等一行人,正向這裏匆匆趕來……

邵安和馮徹共乘一車,劉汝卿和徐策一車,張三等隱衛則騎馬隨行。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離開了潁州,圍觀百姓這才知道,原來大名鼎鼎的邵丞相,居然在他們這個小地方隱居了五年。

潁州上下官員捶胸頓足,早知道邵相在此,說什麼都得多多拜訪拜訪才是。而邵安的鄰居們則異常興奮,見人就說自己見過丞相,而且丞相大人還給他們看過病呢。

至於徐策,從擺宴那日就嚇得不輕。他喃喃道:“天哪,在下竟有幸得狀元郎指點,中書舍人教導。怪不得我這次能考中舉人啊!”

“行了,這話你都說了八百遍了。”劉汝卿愁眉苦臉道,“快來幫我想想,檄文怎麼寫?”

“檄文?我連八股文都寫不好,你讓我幫你想檄文?”徐策一臉愛莫能助的看著劉汝卿。

“我帶上你一起走,就是想讓你來幫我分擔一二的。”

徐策一攤手,聳聳肩道:“幫忙整理文書,抄抄寫寫什麼的倒是可以,至於檄文……恕在下無能為力啊。”

劉汝卿:“……”

還好高巍祖籍也在南方,邵安等人行了兩天後,終於來到了高巍的老家。

此時,當地知州、知縣,以及大小府吏、鄉紳全都恭恭敬敬的在城門口等候。西甌犯境,朝廷有變,現在全天下皆知曉。而邵安不僅官複原職,並且還更近一步,兼領將相,統管天下兵馬之事,也在各州各縣的官員中間傳開了。

然而在城門口等候的人中,卻沒有高家的任何一人。其他小吏懼怕丞相,他高巍才不怕呢。管他邵安來此的想幹什麼,高巍全都避而不見。

“下官見過邵相、張指揮使、馮大人。各位大人大駕光臨,下官不勝榮幸。隻是下官剛剛才接到通知,未有準備,招待不周之處,還望邵相及各位大人恕罪。”

邵安掀開車簾,淡淡道:“無妨,此次並不在此停留,帶我們直接去高老將軍府中吧。”

原來丞相是衝高老將軍來的。知州抹了抹頭上的汗,陪著笑道:“邵相請,下官為丞相引路。”

邵安點頭,放下車簾,馬車繼續行駛,徐徐入城。

高府在城中最繁華處,也是朝廷念其勞苦功高,在高巍祖籍特賜的一處宅子,供他親族居住。邵安透過簾子的縫隙往外看去,見府邸高大威嚴,門口有兩個大石獅子,張牙舞爪的。而大門上的大匾,則是皇帝禦筆親書的“高府”二字,彰顯著高巍一生的功績。

邵安和馮徹相繼下車,此前早有縣衙小吏前往高府報信。然而邵安等了半天,也不見他們迎接,反而是去的那人灰溜溜回來,對知州道:“高將軍說不見。”

好一個下馬威啊,知州腿打著顫,一步步向邵安這邊挪。邵安見狀,猜道:“怎麼,不讓進?”

“呃……這個,丞相息怒,丞相息怒!下官、下官再去向老將軍說道說道。”知州覺得自己今天出門肯定沒看黃曆,他們文武官員鬥法,為何要牽扯到自己啊。現在真是,裏外不是人。

“算了。”邵安見他再去說也是無用,對馮徹道,“馮大人,高子重應該會見你,你去給他好好說說吧。”

馮徹自然知道邵安讓他說什麼,微微拱手道:“下官定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