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初入仕卷軍事漩渦,勘案破揚兵家神威(3 / 3)

三人在書房研究著字謎詩,一待就是大半天。後來還是馮徹先看出其中端疑,“日上一曲,乃‘曹’字。晉有頭,是‘普’。曹普,可有此人?”

邵安垂首略想片刻即道:“有這人,是禁軍中等將領,此次隨軍出征。”話說他前些日子為找他哥哥,一直在看兵部名冊,故將名冊上的人名都記得差不多了。

“看來此人大有嫌疑。”馮徹摸摸胡須道。

邵安仿照馮徹的思路,繼續往下猜。他向來聰慧,一點就透,不一會兒就解出了下一句,“木下男兒,乃‘李’。 肅蓋草,是‘蕭’。李蕭,也是禁軍的中等將領。”

可是下麵兩句就不那麼容易解了。邵安想了半天,隻想到“卯坐金頭帶直刀”是個“劉”字(繁體)。最後那句“削盡天下木羊首”是怎麼都沒猜出來。

兩人隻好暫時放棄,將畫作為證物帶走,晉王的嫌疑也一並洗清。

時至半夜,邵安正在休息,忽然被馮徹叫起。原來他想了半宿,終於破解了詩中的最後一句。

“你看。”馮徹手指著詩句,給邵安講解道,“木羊,為乙未。它應該是指,乙未年出生的劉姓之人。”

邵安一想,果然有道理。但他隻記得兵冊中的名字,不知道其出生時日。這下就不知指的是哪位了。

馮徹見他沉默不語,知他不清楚,續道:“這乙未年劉氏之人,本官倒想起一位,刑部左侍郎,劉詠舟。”

“刑部左侍郎?”邵安詫異,以往見這人老實少言,居然會是通敵者?

“劉詠舟曾為吏部左侍郎,與死去的吏部尚書江恒宇交好。眾人皆知江恒宇是晉王黨領頭者,這劉詠舟是晉王的人也不足為奇了。”

“劉詠舟是晉王黨人?還與江恒宇交好?我倒是聞所未聞。”邵安不是很相信馮徹所言。

馮徹聽邵安這麼說,心中微微一動:這邵安明明才入仕,不僅和晉王爺相識,還熟知朝中事宜及人脈關係?他雖然心中起疑,麵上還是那般波瀾不驚,“他們倆的關係,知道的人很少,本官也是偶然知曉。江恒宇死後,他就調任刑部,撇清以前的一切。況且此人向來少語,更不會提及這等關係。”

可邵安心中仍有疑惑,卻說不出哪裏不對勁。隻聽馮徹繼續說道:“為保險起見,本官剛剛已派人去吏部,查詢所有劉姓官員資料。”

吏部辦事速度極快,不出幾日就快馬加鞭的將資料送來。隨著資料一起送來的,還有皇帝的聖旨。原來是西北戰事突變,糧草被劫。皇上心急,下旨督促盡快破案。

馮徹跪地接旨後,打算先將三名嫌疑犯上報給朝廷。可邵安卻攔住了他,“您是文官,可能不太了解這軍中規矩。一般押運糧草之事,是由押運官和督運官負責,中等將領不可能得知運糧途徑的。”

馮徹恍然大悟,的確如此。那兩名武將職位太小,不能成事;而大人物是刑部官員。六部中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各部之間互不幹預。所以刑部官員不可能探知兵部的事。

想到此點,馮徹急忙打開吏部給的單子,挨個查看。雖說劉姓很多,但是乙未年生的不多。剛剛又得到邵安提示,發現和兵事沾邊的人就更少了。這麼一排除,居然沒有一人了。

馮徹將此結果告知邵安,邵安再次檢查一遍單子,結果依舊。

“看來,要麼是劉詠舟有通天手段得到兵部情報,要麼……”馮徹說到這停了下來,眼睛緊盯著邵安。

“要麼,通敵者還有一人。”邵安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