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決斷力戴誌康 和我...(2 / 2)

此時,在戴誌康看來,唯有創業才能抵達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夢想。他是個特別執著的人,不會輕易放棄自己認定的事。上高中時,戴誌康曾因為不吃辣被同學嘲笑“不是男人”,他為此天天找那種“一吃就能著火”的超辣方便麵來吃,以致現在沒有辣子他都沒法吃飯;還有一次,因為老師曾評價他過於內向、不善言談,他就天天找人說話,找不到人時,他就自言自語。

2004年元宵節,當人們在家吃元宵猜燈謎團聚的時候,23歲的戴誌康孤身一人踏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電腦、衣物、日常用品裝滿的四個包是他的全部家當,大學畢業證壓在枕頭下,最新版的北京地圖被他翻了無數遍。作為國際大都市,北京的有鼓勵創業的產業政策和文化氛圍,特別適合像他這種一窮二白的年輕人創業;另外,在IT領域的氛圍和環境也是國內一流,許多大型互聯網公司的總部都在北京。一想到這些,戴誌康的內心都不由得激動好一陣子。

由心花怒放到淚流滿麵幾乎是所有創業者必經之路,辛酸和孤獨從戴誌康踏上北京的第一秒鍾就開始了。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工商、稅務、科委等部門,為公司注冊作準備。北京城太大,地圖對於初來乍到的戴誌康來說根本不管用,他第一個月僅打車費就花了2000多元。每天早上7點起床,晚上11點才回家,沒有節假日,沒有休息,身體透支得非常厲害。就這樣馬不停蹄地去跑一個又一個部門,去見一個又一個客戶。

有一次戴誌康去某部門辦理一個證,由於人多,排隊排了一上午,雙腿早已麻木。好不容易輪到他了,工作人員接過他填寫的表格一看就習慣性的說:“表格填錯了,應該這樣……這表作廢了,你再到那邊去領一份重新填寫吧!”排了三個多小時的隊,又得重新開始,戴誌康心裏十分窩火,很想將那人大罵一頓泄憤。

可是,公司要想注冊成功,他一定不能得罪工作人員,還要滿臉堆笑的繼續排隊,重新填寫。到第3個星期,戴誌康終於領到營業執照,公司注冊資本50萬元。接過營業執照的那一刻,戴誌康千頭萬緒,長籲一口氣來表達內心的無限感慨。

北京不比哈爾濱,各項營業成本相對要高。為了節約開支,戴誌康選了一間很偏遠很老舊的民房作為辦公場所。他經常穿著一件大褲衩,趿一雙拖鞋,有時候光膀子或者穿一件背心,在這間約60平米的小黑屋裏辦公。戴誌康通知別人過來麵試,應聘者在開門的第一瞬間往往會問:“你這是公司嗎?”戴誌康無言以對,鬱悶了好半天。許多人根本不給他麵試的機會,扭頭就走掉。有些小姑娘甚至對他說:“你這個騙子。”

就這樣連續8個月過去了,戴誌康一個人都沒有招到。最後總算說服一位大學同學過來,大家知根知底,他知道戴誌康不會欺騙自己,這位同學也成為戴誌康的第一名員工。但是,這段時間內,公司的財務、工商稅務都是戴誌康自己在做。畢竟公司的生存問題是第一位的,如果生存都困難,再好的團隊、執行力、想法都沒有用。戴誌康量力而行,並沒有大規模招聘。

然而,有些費用戴誌康還是必須得掏的,比如坐車。以前他出門總是坐出租車,花費很大;後來他選擇擠公交車,但又覺得太浪費時間。於是,他狠狠心買了一輛車。為了每個月可以節約300元的手機費,他還買了一部小靈通。

創辦一家公司並不難,難的是公司如何經營,靠什麼維持盈利,往哪個方向發展。雖然這些問題在創業之前戴誌康已經研究了近一年,但是當入不敷出經濟壓力大的時候,他開始考慮是否要和別人合作。可他又很擔心萬一出現意見不一致時無法決策,經過再三考慮,他還是決定盡量避免這種方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