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虛山,玉虛宮。
宗門坐落於玉虛山風景名勝區,位列廣南省十大風景名勝之一,華夏5AAAAA級風景名勝古跡,遊客來到玉虛山,還沒見到玉虛宮的大門,就得先在山腳買100塊的門票。
遊客三五成群,買票上山,欣賞著沿途的風景,那可真是如詩如畫般的心情。
玉虛宮儀門前,偌大的宮殿能有七層樓高,中間上書“玉虛宮”三個鎏金大字,左右各有一聯,上聯寫著:玉虛山上緣來客,下聯則是:萬法歸宗是一家。
字體可謂筆走龍蛇,蒼勁有力。
這是玉虛宮儀門前的一幅對聯,相傳古代,但凡到了這兒,文臣落轎武將下馬,就是皇帝來了,也不能例外。
門口有小道士在看門,這個時間段,往來進出的遊客不多,山門掛有若幹牌匾,諸如華夏5AAAAA級旅遊勝地,華夏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進了玉虛宮的正門,前殿是祖師殿和藏經閣、供奉著玉虛宮曆代方丈,藏經閣則存放著宮中的道法經書,東殿為客堂,西殿是齋堂;後殿三進三出,中為三清殿,南為四禦殿、北為三官殿。
三清自然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四禦是治理三界的天神,過去叫做六禦,為了符合道經四輔,即太清、太平、太玄、正一的說法,將“玉皇大帝”和“青華大帝”單獨分離出來,成了今日四禦。
四禦分別是: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南方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後土皇地祗(也叫女神)。
三清四禦想來很多人都知道,至於三官可能有些人不是很清楚,三官指的是天官,地官,以及水官,又稱三元大帝。
玉虛宮和其他道觀差不多,司職稱呼大同小異,除了方丈之外,另設有三都六主十八司,三都是都察、都院、都戶,六主為堂主、殿主、經主、閣主,刑主,德主。
三都六主必須是內門長老才能擔任,地位非常高,玉虛宮一共有九位內門長老,昨天林義遇到的那位黃真人,在這裏的職位是護法堂堂主,地位很高,位列九大長老之一,再往上,也就剩方丈,還有幾個閉關修煉的太上長老了。
而他的兩個徒弟,也就是呂道士和馬道士,在玉虛宮也是有司職的,他倆在功德殿效力,平日負責消災解難,積德行善,其實說白了就是找人化緣,伸手要錢,但是道家不能說的這麼低俗,而是叫作結善緣。
道教每年都有一次受命大典,受命大典是道士升授法位的途徑,道教內部的地位是有嚴格劃分的,從下至上分別是信士,居士,道士,真人,法師,大法師,天師,大天師,最高境界是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