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保持平常心(1 / 2)

我看過一個幼兒園文藝會演的節目,一群6歲以下的孩子表達自己的理想,描述28年之後的自己是什麼樣子。他們一個個舉著牌子走上台來,有的孩子說自己28年之後是科學家,有的孩子說自己28年之後是教育家,有的說28年後的自己是宇航員,有的說自己28年後是舞蹈家,還有的說是世界冠軍、鋼琴家、音樂家,等等。

我一眼就看出,這群稚氣的孩子完全是在老師的編排下完成這個節目的,他們機械地背誦出老師給他們的台詞,喊出排練過無數次的口號,但此刻的他們知道自己28年後的人生是什麼樣子嗎?

可以想象,持這種教育思想的幼兒園能夠帶給孩子什麼,他們的本意大概是讓孩子誌存高遠,一心想當精英,不想當凡人吧!但是這樣的方式也將讓孩子急功近利、好高騖遠,失去平常心。令人擔憂的是,這所幼兒園有很多家連鎖園,生源還非常不錯,很多家長都以孩子入了這家幼兒園為榮!我大致可以猜測到,這些家長們的教育思想是什麼,他們代表了現在大多數家長的心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追求精英教育,期望孩子能夠出人頭地。

然而,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為精英。這個世界上如果人人都是精英,誰來當普通人?大家都當科學家、宇航員、音樂家、舞蹈家,沒人當農民和工人,大家吃什麼、穿什麼、住什麼?在家長的殷殷期望、層層重壓之下,往往事與願違,孩子不僅成不了精英,反而連正常人都成不了。於是乎,很多家長都會感歎,我這孩子怎麼了?我們實在是費盡心思、竭盡全力地來培養他,他怎麼就這麼不爭氣呢?

這實在是在意料之中,“物極必反”,這是自然規律。過度追求精英教育,就會痛失精英。急功近利往往會無功而返。

世風浮躁,做任何事情都含著功利心,教育也未能幸免。社會上很多教育機構抓住家長的這種望子成龍的心理,大肆吹捧精英教育,實在是害人不淺。

教育孩子,家長要保持平常心,也要讓孩子保持平常心,不要功利心太強。我相信“無心插柳柳成蔭”,譬如這本書。最開始在天涯發帖,我僅僅是抱著和家長們分享我的育兒經驗的想法,根本沒有想過要出書。持續更新半年多時間後,多家出版社找到我,要把帖子裏的文章結集出版。我也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平時的積累終會有所收獲。

有人問我:“你希望女兒長大後從事什麼工作?她畫畫這麼好,跳舞也不錯,得好好培養一下,朝這些方麵發展吧?要不就讀個名牌大學什麼的?”我說:“我從沒想過要去規劃她的人生,她的人生她做主,隻要她幹著自己喜歡幹的事情,她覺得快樂就好。”

前不久周周在說,長大後要當個護士,因為可以給別人打針。我說,好啊,護士不錯。過了幾天,周周說,長大後要去種菜,看種子在泥土裏慢慢發芽長大。我說,也好,種菜也不錯。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你女兒長大後真的成了種菜的,你會樂意嗎?我可以肯定地說,隻要她自己願意,我肯定樂意。什麼樣的人生是圓滿的人生?自己感覺幸福快樂就是圓滿的人生,不一定非要當精英才會圓滿。相比成功,父母更應注重孩子內心的幸福感。

而在這種平常心下,傑出的孩子會自然而然地誕生。短視的家長看到現在,目光長遠的家長看到未來。

請給孩子一個自由寬鬆的現在,許孩子一個幸福圓滿的未來。

重點提示:

有的孩子在談自己的理想時說“我長大了要當農民”“我長大了要當廚師”“我長大了要當賣花的”……這個時候很多父母會覺得:怎麼能當農民(廚師、賣花的)?要誌存高遠,當精英,不要當凡人。家長這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當然無可厚非。然而,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精英,也不是隻有科學家、世界冠軍等才是精英。這樣的教育方式隻能讓孩子養成好高騖遠、不求實際、追功逐利等習慣。教育孩子,家長要保持平常心,也要讓孩子保持平常心。有時候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孩子小時候的夢想並不一定是長大後的事業道路。

周周2歲8個月的一個晚上,我陪著她閱讀《凱蒂的名畫奇遇》。我們翻到“雨、蒸汽和速度”那一頁時,周周指著那幅畫說“火車”,我感到非常驚訝!接著讓我更驚訝的是,她還說(畫裏)下雨了!這是周周第一次看這幅畫,這幅畫是英國畫家約瑟夫?馬洛德?威廉?特納的作品,很抽象,灰蒙蒙的一片,如果不看文字,連我都難以看出畫的是火車,更加看不出是下雨天。事後,我把這幅畫拿給十多個大人看,沒有一個能看出畫麵畫的是什麼。而年僅2歲8個月的周周居然看懂了如此抽象的畫!我驚歎孩子的領悟力和鑒賞力,正如這本書的審定者、藝術教育專家胡曉珮所說,看了這本書,孩子會理解大師不朽的作品!而在此之前,我一直對此話心存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