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告知父母(1 / 1)

夏小雨告訴父母這個暑假將要去美國的消息。她的父母驚訝了許久,不敢相信。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父母從沒出過遠門,整日在家辛苦勞作,日日思考著地裏的莊稼和收成,從沒想過去大城市,更不會想到去美國。他們對於美國的印象多停留在電視新聞或者電視劇。

“美國在什麼地方?”夏小雨的媽媽問。

“在地球的另一邊。”夏小雨回答。

“那是有多遠?”夏小雨媽媽問。

“從上海坐飛機過去,大概十幾個小時就到了。”夏小雨回答。

“美國人好嗎?”夏小雨媽媽問。

“任何國家都有好人和壞人。”夏小雨回答。

“對的,防人之心不可無。在外麵凡事留個心眼。”夏小雨媽媽說。

“美國人是不是很有錢?”夏小雨媽媽問。

“畢竟美國是發達國家,整體經濟條件可能比國內要好。但是,每個國家都有富人和窮人的。”夏小雨回答。

“需要錢嗎?夠用嗎?”夏小雨媽媽繼續問。

“不需要花錢。這次是學校組織去美國帶薪實習的,全班同學都去。”夏小雨撒謊。

這姑且算是善意的謊言吧。一旦父母知道要花錢,勢必會問錢的來曆,那不就穿幫了嘛!如果知道是花楊雲的錢,夏小雨肯定會被狠狠地批評教育一番,那又何必自討苦吃找罪受呢?

孝順孝順,得讓父母把生活過順了,才是孝嘛!

“放心吧,沒事的。還可以打電話或者視頻。再說,老師和同學都在一起了。”夏小雨安慰道。

“到了美國,不要一個人到處亂跑,要和同學們一起。”夏小雨的媽媽囑咐道。

“什麼時候從美國回來呢?”夏小雨媽媽繼續問。

“看情況吧,現在還不確定,反正簽證有半年了,最多可以待半年。”夏小雨回答。

其實,班上隻有夏小雨一個人參加這個項目,她不知道將要獨自麵臨的是什麼,也不知道這趟美國之行值不值得兩萬五千塊,既有些擔心又有些小期待,但是,期待遠大於擔心。年輕嘛,總覺得有無限可能,總想去嚐試。

夏小雨甚至覺得去美國有種自豪感,因為身邊的人都沒去過。她的父母也覺得臉上有麵,逢人便講,臉上日日掛著笑容。是啊,農村的孩子去美國,多麼大的“新聞”啊!

夏小雨所在的家庭是極和睦的,父母很少吵架。她的爸爸是極溫和的,幾乎從沒和別人紅過臉,在外幹農活,在內燒飯做家務,不吸煙不喝酒的好男人,即使現在一大把年紀了,照樣寵老婆。鎮上的人因為辛苦勞作,大多起早睡早,無論男女皮膚黝黑粗糙,而夏小雨的媽媽,則睡晚起晚,少做農活,皮膚白皙,裙子一穿,像個城裏人。

但是,爸爸不善於表達。夏小雨幾乎都跟媽媽交流,爸爸多是在一旁聽著,很少說話。大概父愛如山,就是這般一動不動吧!家裏的事一般由媽媽主導,爸爸更像是幹體力的工具人,負責幹活負責掙錢。

兒時的夏小雨和爸爸的關係還親近些,在不知不覺中,反而越長大越疏遠。

記得三四月的時候,爸爸常和她去放風箏。那時候天氣還沒完全回暖,需要穿毛衣和外套,爸爸帶著她滿山坡的跑,把燕子般的風箏飛的很高很高,汗水和歡笑聲交織在一起。

夏天,最令人期待的就是晚上可以去樓頂上睡覺,涼涼風意,浩瀚星辰,一切都美極了。爸爸總是讓她幫忙在後背撓癢癢,抓到一百下為止。田裏青蛙的歇斯底裏叫,反而讓世界更加清淨,天邊偶爾劃下幾顆流星,時間好像在此刻靜止了。

可是,夏小雨還是最愛秋天裏金黃的稻田,通常是大人們下到田裏收割,孩子們則在田埂上遊戲打鬧,農忙的大人們不時望望嬉戲的孩子們,孩子們也時而瞅瞅忙碌的大人們,其樂融融,充滿笑意,豐收是希望,是盼頭,是麵對生活的勇氣。

夏小雨雖生長在農村,卻完全不像是農村人,她從未幹過農活,受過高等教育,思想和品味自然和上一輩們不同。但在,在城市裏讀書她,分明就是一個鄉下人,她這樣想,別人也這樣看。

大概她是這個時代城鄉結合的產物,所有人大概都是時代的產物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