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一 有野心:不想當元帥...(1 / 2)

拿破侖曾經說過一句名言:“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是對所謂野心最好的詮釋。“野心”是成功的原動力。有些年輕人30歲以後之所以平庸,往往是因為他們有一種無可救藥的弱點:缺乏“野心”。

◆有“野心”才有收獲

要想完成自己的理想,擁有成功的人生,如果沒有“野心”的欲望,那隻能像小孩子玩過家家,圖一時的享受和歡娛,不會有什麼大的發展。

人的思考是源於某種心理力量的支持。一個連內心都懶洋洋的人,即使他有什麼“野心”,這些“野心”對他來說也永遠隻能是漂浮的肥皂泡,甚至連肥皂泡都不算,因為“野心”對他並沒有什麼美好的誘惑力,他也就絲毫沒有力量去思考實現“野心”的詳細步驟。

當人有了某種“野心”後,就要去渴望達到或追求實現這些“野心”,而不要總是找理由來打擊自己的“野心”。但有一點是必要的,這種願望在我們的心中必須是意識所能接納的,是美好的。

很多人在陌生的城市中打拚了幾年,或者在學校裏鬱悶了多年,發現自己沒有了激情和目標。生活中除了無聊和鬱悶,似乎沒有別的色彩了。看著別人的成功也覺得無所謂了,麻木了。雖然幾年前還是那麼的豔羨,似乎還有個崇拜的偶像,還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但現在什麼感覺都沒有了。每天的生活就是麻木地工作、閑聊、發呆、看無聊的電視或沉迷於網絡,對自己不懂的東西已經沒有任何好奇心了,甚至連靜下心來讀一本書的心思都沒有了。

整個人已經麻木了。心靈已荒如沼澤,人已形同枯槁。

如果這個人就是你,那你該醒醒了,該找回自己的“野心”了!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個成功者。沒有人喜歡終日唯唯諾諾,看別人臉色行事;沒有人喜歡成為一個可有可無的二流角色,受人擺布,平庸地度過一生。可以說,每個人來到世上就是為了成功,就是為了不斷成長,不斷向高處前進。

然而事實上,成功者隻是少數,更多的人似乎沒有成功,終其一生都過著普通人的生活,早早地就丟失了成大事的“野心”,永遠也沒有找到通往成功的路。他們哀歎,痛苦,彷徨……

人們費盡心機,到處尋求金錢和財富,卻對自身所蘊含的寶藏茫然無知。其實,每個人都有成功的能力與天賦,關鍵就看你是善加運用還是束之高閣。信念、自尊、勇氣、堅忍、樂觀、希望……就像一粒粒金色的種子,將這些種子植於心中,生活將隨之萌芽發展。每天耕耘這方心田,幸福、美滿、富足與成功就會伴隨你的人生。

一位24歲的年輕人充滿自信地走進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應聘做會計工作。他來應聘的原因隻是因為他的父親曾經說過“通用汽車公司是一家經營良好的公司”,並建議他去看一看。

在麵試的時候,他的自信使麵試官印象十分深刻。當時隻有一個空缺,而麵試的人告訴他那個職位新手可能很難應付得來。但他當時隻有一個念頭,就是進入通用汽車公司,展現他足以勝任的能力與超人的規劃能力。

當麵試官在雇傭這位年輕人之後,曾對他的秘書說過,“我剛剛雇用了一個想當通用汽車董事長的人”。

這位年輕人就是通用汽車前董事長羅傑·史密斯。羅傑剛進公司的第一位朋友阿特·韋斯特回憶說:“合作的一個月中,羅傑曾正經地告訴我,他將來要成為通用汽車的總裁。”正如羅傑所願,32年之後,他成了通用的董事長。

擁有一顆奔騰的“野心”,高度自我激勵,是指導有誌之人永遠朝成功邁進的重要保障。一位智者說:生,非我所求;死,非我所願;但生死之間的歲月,卻為我所用。所以我們與其仰首感歎如煙往事,不如低頭審視一下自己的內心,“野心”的爐火是否還在燃燒,是否還在為你帶來光和熱;當我們臥躺枕邊,想重拾昨夜的舊夢時,是否該為你的“野心”做些什麼了?成功的法則有成千上萬,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堅信自己會成功,讓自己有顆奔騰不息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