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知道後,就將崔榮華叫來了。
太後本是不信這傳言的,崔榮華模樣性子都好,朱昊也喜歡,又是崔相的嫡孫女,還是崔家長房所出,配昊兒再好不過。
可太後聽了這半真半假的流言後,心裏有些發堵,似乎又有些不相信了,這才叫崔榮華進了宮,當麵說清楚。
“來人,”太後道,“給她賜座。”
“是。”
崔榮華隻站了一會,並不累,不過太後既然賜座了,她也不敢站著。
等了一會,卻還不見那巧兒過來,太後眉頭一擰,“你去催催,人怎麼還不帶過來?”明明就要殿裏看管著,本該很快就過來的。
過了一會,傳話的太監匆匆來了,“太後娘娘,那叫巧兒的讓皇上給帶走了。”
“皇上帶走了?”太後臉色沉了下來,難道皇上也知道了,因為崔家跟昊兒有關,太後還特意叮囑過在皇上身邊侍候的人,這事不要告訴皇上,難道那些奴才沒聽進去?
“是,巧兒在崔二姑娘進殿前,就被皇上派人帶走了。”小太監道。
“皇上下朝了?”太後問。
“皇上跟崔大人在養心殿說話呢。”小太監說道,“奴才見巧兒不在殿內,知道是皇上帶走後,便去了那邊問了,說是這會還在皇上那呢。”
“崔大人?”太後以為是崔榮華的爹,因為老崔相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進宮了,這一時半會的太後還真沒想起他。
太後站了起來,說道:“去跟皇上說,等他那邊的事完了,過來一趟。”太後說完,想了想又道,“將崔大人一並帶過來。”太後年紀大了,可以見外臣,隻要不插手前朝的事,見一見人倒無妨。
畢竟這麼大年紀,男女之防那一說,早就沒了。
“是。”
這之後,太後等崔榮華的態度總算是慈和了些,與崔榮華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隻說了一會,就見皇上帶著崔老爺子過來了,與他們一起過來的,還有那個巧兒,不過,那巧兒在看到太後以及崔榮華後,不知怎麼的,就咬舌自盡了。
當場就死在了殿內,滿滿的血從巧兒的嘴裏流出來,將殿內的地都弄髒了。
巧兒被人拖了出去,小太監將那塊被汙了血的髒地擦了又擦,直到幹淨了,才退下去。
短短一瞬間,就死了一個人,這是連皇上都沒有想到的。
畏罪自殺。
這是巧兒咬舌自盡時太後腦中所想的,連見到崔老爺子的驚訝都衝淡了些。
崔老爺子已經跟皇上說了那青樓流言的事,皇上跟崔老爺子都覺得是崔忘憂的事被人挖了出來,隻是一件小事,兩人並不怎麼擔心。
皇兒叫巧兒過去,還真是為了這流言之事,皇上沒想到,宮外小民之間的流言,竟然還能傳到宮,這是連一般大臣都不知道的事,看來是有人刻意為之。
巧兒去了養心殿後,如實答了,消息是從她無意中從宮外得到的,還說了,這事是太後身邊的嬤嬤挖出來的,話裏隱含的意思,無非就是跟太後有關。
正好,太後派人過來請皇上過去,皇上便將這巧兒一並帶去了,誰知,剛進慈寧宮,這巧兒就自盡了。
為什麼早不死晚不死,非要在這個時候死呢?
若是早些死,這巧兒也不必透露之前的‘真相’了,看來,這事比想像中的還在複雜。
後來。
皇上與太後母子倆有事要商量,皇上便讓崔老爺子帶著崔榮華出宮了。
皇上要與太後說的正是崔忘憂之事,隻稍稍提了幾句,“是個可憐孩子,娘也死了,她離了家,帶著一個樣年輕的丫環,是要尋親爹。”說到這,皇上又輕聲說了一句,“到現在,她還以為崔大人是她親爹呢,當年我與她娘相識時,用的正是崔尚文的名。”
說到這,皇上一聲歎息。
太後聽得心裏咯噔一下,“那個崔家收的養女,流的是我們朱家的血?”
皇上點點頭,“朕會補償她的。”隻是不打算認崔忘憂罷了。
太後問:“那孩子,是不是……”遇著什麼不好的事了?要不是這樣,皇上也不至於怕壞了名聲而不認親生女兒。
“她先是遇了山賊,被搶到寨子裏,後來,不知怎麼的又跟青樓扯上了關係,要不是這樣,朕也不至於不管她。”這名聲太壞了,皇家皇不起這人,索性不認。
皇上又道,“不過,朕叮囑過崔家了,崔家幫著拂照一二。”
太後沉著臉問,“那青樓的事,說的是這孩子嗎?”
皇上慢慢點頭,“是暗衛查出來的,確實在青樓住過一段時間,雖說是青倌,可到底如何誰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