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美術和電影之間其實也有緊密的聯係。***你以前舉辦畫展,還在國際上獲過設計的大獎,明年湖南美術出版社要出版一套你的畫集。你現在還畫畫嗎?
彭:很少畫了。我不是超人,沒辦法在很多工作的況下依然作畫。這需要靈感,而靈感並不是隨時都有的。如果一個人坐下來就能畫,要麼是天才,要麼是機器。而我覺得我兩者都不是。但是我畫畫的經曆給我提供了很好的美術素養。無論是拍攝電影,還是藝術設計上,都給我很大幫助。有時我在上課的時候突然想到一些不錯的圖案,就馬上畫在草稿紙上。可能現在和美術的關係就是這樣吧。但是它更深層度上已經滲入了我的內在。我最近對服裝設計很感興趣,時常研究一些服飾,覺得很有意思。
姚:但是我覺得美術氣質不僅滲入了你的電影和文學,也滲入了你的音樂。聽過你獲得音樂新人獎的原創專輯《stayinyourarms》。感覺上好像是一幅一幅色彩鮮豔的畫麵。為什麼沒有想過以後在音樂上展,我覺得你是一個很有音樂天賦的孩子。
彭:我不想進行所謂的音樂上的展。我有很多朋友在唱片公司,有些是現在當紅的偶像明星。我明白到最後他們的音樂已經和自己最初的想法完全背離了。音樂對於我是感的表達。我在北京也有一個自己的樂隊。但是我們是一些真正熱愛音樂的年輕人。沒想過讓別人認識我們,沒想過出專輯,隻是自己做著玩,但是卻很快樂。
姚:我一直很驚訝,你在文學、音樂、美術、電影,可是說藝術的主要方麵都有不錯的成就,我想知道,藝術對於你還僅僅是藝術嗎?
彭:藝術對於我是一道寬廣的風景。我從小是在烏魯木齊長大的,那個城市是遠離中國主流文化的邊緣地區,也是一個濃厚的藝術之都。我一直接觸各種各樣的藝術,並為此著迷不已。無論是我摯愛的寫作還是其他,我都無法擺脫這種引力。這很難喻。這是一種癡迷的狀態。我想每一個個體生命都應該在我們身處的藍色星球留下一些痕跡。而藝術應該就是我生命留下的一道痕跡。它可能透明,但終究存在。
零五:“它不是小說。”
姚:現在聊聊你的這本書吧。我看完之後覺得你是一個善於雕刻生活的人,你的文章凸顯出濃厚的個人風格。甚至感覺上像是小說。
彭:它不是小說。對於生活的記錄方式每個作家都會有自己的文學態度。我寫的全是真實生的事。但是不想用一般散文的寫法單調地記述。或者說,為什麼散文就不能用我的這種方法來敘述呢。在我的世界裏,沒有什麼絕對權威的藝術定理,我在乎的是每一種充分表達個體感的可能性。這本書是我大學低年級的一部散文作品集。
姚:閱讀這本書,我的心態是起伏不定的。一方麵我對電影學院的生活也很好奇,一方麵也被你敏銳的生活嗅覺所打動。其中彌漫著淡淡的感傷和美好的感。一些部分是對生存狀態的思考,一些部分則是對愛的探討。理想中的愛是什麼樣的?
彭:愛永遠在通往理想的路上。
姚:你的這個說法很有意思。現在還在電影學院讀書,平時要是寫作的時候一般在哪裏進行?
彭:我經常提著我的筆記本電腦在學院四處轉悠。有的時候在公寓二樓的藍色沙上。有的時候在學院後麵的星星島酒吧裏。還有的時候在學校體育場的一個無人注意的小角落。像是一種漂流,我樂在其中。
姚:看來你是一個浪漫的生活製造者。我很喜歡你的這本書,也謝謝你接受訪問。
彭:謝謝你。
全書結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