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棱望了望楊倓,轉而看向楊廣,道:“聖上,臣剿匪多年,深知匪患危害性,他們大多是全家老小一波流,所到之處,燒殺搶掠,毀田填井,如蝗蟲過災,百姓們無以為繼,除了逃亡,不然就得加入匪軍,否則斷無生路!”
“故而,天下若要安定,必要剿平匪患。然這些賊寇官軍盛時四散而逃,官軍一走,又下山為患,官軍弱了,便會被群起攻之,是故,臣主張剿撫並用,給其一條活路,不至於和朝廷對抗到底。請聖上恩準能招安流寇、開倉放糧!”
說完,陳棱有些忐忑地低著頭,他深知以隋煬帝以前的脾氣是絕對不允許的,但今天楊廣的態度格外的好,思想似乎也發生了變化,他想碰碰運氣。
來護兒也讚同陳棱的方案,見此,咬咬牙,恭身道:“聖上,臣附議!”
楊廣霍地一下站起來,當來護兒和陳棱以為楊廣要發脾氣時,楊廣大聲道:“不光是招安和開倉,還要對有功的賊寇給予適當的封賞,對於那些失去土地的百姓和流寇要分散安置,並且以當地荒田分配給他們,幫助他們恢複生產,重新安居!”
“聖上!!”此言一出,來護兒和陳棱大吃一驚,這不像是楊廣的脾性啊!
楊廣微微一笑,解釋道:“匪患之根本在於生存,百姓們生存不下去了,生活無以為繼才會鋌而走險,冒著滅族的危險,附逆造反。這也是匪患屢剿不滅、死而複生的根本原因!”
“天下之亂,首亂在秩序,當秩序被破壞了,百姓也就失去了安全的生活環境,生存沒有了保障,從而變得無以適從,不是成為安安餓殍,就是變成了反賊流寇。”
“是故,朝廷要改變以往一味強硬的方針,對於地方而言,首要在於恢複生產建設,保證境內百姓安全;對於願意歸順朝廷、無重大惡行的賊寇要予以收編和妥善安置;對於境內的百姓,要想辦法解決他們的苦難,沒有糧種的給予其糧種,沒有房子的,各郡縣要搭棚建屋。”
“總之一句話,首先要讓境內的百姓心向朝廷,然後再一步步的擴充,把周邊為賊寇所禍亂的郡縣重新納入朝廷的管轄內,最後徹底讓百姓站到朝廷這邊來,斷絕賊匪的源頭。如此,各地匪患也將有如無垠之水,他們的覆滅,也就是遲早的事情!”
陳棱被楊廣一席話說到心坎裏去了,激動的道:“聖上能拿出如此切實有效的方針,真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有了聖上大的方針,在燕王殿下的帶領下,臣必然能蕩平賊寇,重建秩序,為聖上建立一個穩固的大後方!”
楊倓也衝楊廣鞠了一躬,正色道:“孫兒一定牢記聖爺爺教誨,落實好聖爺爺的既定方針,在陳將軍的輔佐下,在江都闖出新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