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比人高的稻穗!慘烈的遭遇戰(1 / 2)

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南陽多地出現數十年難遇的大饑荒。

唯獨舂陵一地糧食豐收!

舂陵鄉,位於南陽郡蔡陽縣,漢室宗親的一支在這裏安居樂業,故稱舂陵劉氏。

十月的舂陵,風吹稻浪,陽光明媚。

放眼看去,一望無垠的田野金燦燦一片,一股稻香襲人,讓人沉醉。

成熟稻禾之中,有一片稻子猶如“鶴立雞群”,非常顯眼。尋常人家的稻子隻到人的膝蓋處,可這片稻子足足有人高,人躲在稻禾中可以乘涼。

能種出這種品質水稻的主人,可不簡單呐!

“文叔啊,你們家稻子都比人高了,咋種的?比人都高的稻子,我活到這個歲數聞所未聞呐。”田埂上走過一位農夫,對正在這片稻田裏忙碌的身影說道。

那個叫文叔的青年,長得相當俊秀,隻見他打著赤腳,上半身穿著一件短襖,腰間係著一根布條,頭上戴著鬥笠,在稻田裏不斷揮舞鐮刀,累得汗流浹背。

“我說叔啊,這有啥大驚小怪的,我就是幹這個的。”

劉秀,字文叔,性好稼穡,眼前這位就是劉秀了。

“小夥子你很不錯,不過啊我要告訴你一個壞消息。”農夫繼續說道:“你大哥劉縯帶著一家老小打仗去了。”

“什麼?”劉秀如遭雷劈,驚得鐮刀一個沒拿穩,掉在地上都未覺察。

“什麼時候的事?”劉秀心呼糟了,早晚禍事!

本來議定十月起兵,不想提前到九月份,如今腦子一熱居然要攻打宛城,宛城乃是一座堅城,易守難攻。

更何況,敵人若在中途設伏怎麼辦?

可大哥劉縯聽不進忠言逆耳,還把他訓了一頓,說他像女人一樣膽小怕事。

“我下地前碰上的。”

劉秀不等農夫細說,快快趕出青牛,帶上家夥,火速前去救援。

要出天大的禍事啊!

......

這一天的清晨,也不知天公為何不作美,濃得像水一樣的大霧遮天蔽日,伸手不見五指,抬頭不見日月。

一支規模三、四千人的義軍,此刻正在大霧中緩慢穿行,眼下樹葉開始凋零,在前行小路上鋪上了薄薄的一層,踏上去發出“沙沙”的聲響。

渡過黃淳水,進入到一片小叢林,林間草地露水沾衣,枝頭的鳥兒更是叫得歡快。

直行至一個村落前,大軍這才停下休整,7、8公裏的路程,足足走了半日。

“向導,此是何處?”一個魁梧大漢指著近在咫尺的村落,問身邊的一男子道。

“此處名喚小長安聚,屬淯陽縣,是攻打宛城必經之路。”向導說。

所謂聚,指的就是村落,小長安聚就是一個叫小長安的村落。

此聚地勢平坦,並無山崗叢林之險。

“咿咿呀呀”!嬰兒響亮的啼哭聲,猶如一聲驚雷在安靜的小村落裏回響,緊接著婦女的抱怨聲,老人的喘息聲,聲聲入耳。

很難想象,這樣一支義軍居然拖家帶口,婦孺老幼皆隨軍。

“我說伯升呐,俺們是不是犯了兵家大忌,打仗哪能帶著親眷啊!”族老劉良對魁梧大漢說。

劉良口中的伯升,正是劉縯,字伯升,性剛毅慷慨,喜結豪傑。

“叔父勿憂,有侄兒在,哪個賊人敢來犯?”劉縯自恃武功高強,不以為然地說。

劉良深深歎了口氣,便不再言語。

“兒郎們聽我說,此次攻打宛城,隻能勝不能敗!此役必獲全勝,打他個措手不及。”劉縯起身,振臂高呼道。

“願聽將軍號令!”舂陵子弟群情激奮。

劉縯率部在蔡陽縣舂陵鄉舉義,號舂陵軍,自稱“柱天都部”。

義軍先後攻下長聚、唐子鄉,殺湖陽都尉,克棘陽。

連續幾場勝利,讓劉縯感到飄飄然,新莽軍隊一觸即潰,此時正好趁熱打鐵一舉攻下南陽郡治所宛城,然後兵鋒直指長安。

這才剛鼓舞完士氣,不想異變陡生。

劉縯耳聰目明,聽得細細碎碎的腳步響,頓時變得警覺起來。

“誰?”

回應他的隻有破空而來的箭矢!

“嗖嗖”!無數箭雨突然襲來,舂陵子弟還沒來得及反應,便被利箭穿心。

“敵襲!”前隊人馬大喊,迎著迷霧而上,隻因父母妻兒皆在營中,別無選擇。

“殺!”

“生擒劉縯兄弟者賞五百斤!”

“誅殺此賊者,賞千斤!”

當先一人騎著高頭大馬,全副武裝的新莽軍在他帶領下喊殺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