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奇謀破敵(1 / 2)

春分三月,春暖花開,寒氣逐漸退去,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氣氛。楚國建國三十六年,曆四王,其時為第四代楚王十年春。年關方過,人們已從熱鬧中逐漸回歸平靜,楚國都城長沙府一片春意盎然,大家都在為來年的生計四處奔走。

長沙府北門進出的人群不少,有做小買賣的,有做大生意的,有普通平民,有官家子弟,不一而足。其中有一人,約四十左右年紀,一身錦緞,雍容華貴,一看便知是個富家人。

此人進去城門後,一路向南走。約有兩公裏後,便是楚國的王宮。城門高約兩丈,寬數百步,氣勢磅礴。

他看了一眼便順著城門向東走,好似王宮在他眼裏就和普通民宅無甚區別。他一直往東,走了約一公裏左右,看到很多人正在修一座宅院,主體基本完成剩下的就是後期工作。

此人圍著宅院走了一圈,然後在這座宅院前麵默默的站了良久,眼裏看著工人忙碌的幹著事,心想:“楚王賜邸,長二百步,寬一百步,年紀輕輕的就以伯爵身份而獲封伯爵宅邸,楚國開國第一人!”

他站了良久,終於起步離開,繼續向東行,前方有一酒樓,名曰:“樊樓”,為楚國官樓,多為接待外使或是國宴之地,平素前樓為百姓開放,隻要能消費的起,就可隨意進出。

中年人進去凡樓,店小二很是會來事,立刻上前招呼著。他在櫃台登了記,定了住房,但並不著急入住,卻問店小二有無喝茶的地。店小二又熱情的帶著他上了二樓茶館,卻見茶樓內已熙熙攘攘的坐了很多人,堂上有一年紀約五十左右的中年人,正在說書。

其時讀書人雖不多,但讀書人多為考科舉入仕途,而有些讀書人卻進不了仕途,生活狀態又不好,隻能和沒讀過書的人一起過活。無事之時,有些讀書人就開始講起前朝舊事,未讀書者聽著很入迷,久之有讀書人就開始進入人多的地方開始收錢說書,時間久了便形成了行業。

中年人掃視了周圍,雖說人很多,且很擁擠,但靠窗的位置卻有一桌隻坐著兩人,他慢慢的走了過去,離著那兩人不遠的地方找了個位子坐下。

此時那說書人說的是劉皇叔躍馬過檀溪,馬已躍過檀溪,劉皇叔被一童子領著去見司馬先生。中年人對這段故事非常清楚,並未認真聽,他此時對窗邊的那兩人產生了興趣。他注意著兩人,兩人都隻有十五六歲年紀,坐上首的麵如冠玉、風度翩翩,舉手之間透露出貴家公子的氣度;坐左手邊的那人也是麵容俊朗,有潘安之貌,但是眉眼之間卻透露出一股男子不該有的嬌柔。

說書人已經說完,正在向大家討賞,待每人都給了錢後,他又回到堂前坐下,說道:“各位茶倌,承大家看的起,小老兒在此說書多日,也還算沒讓大家失望。從今日起,小老兒再加說一段,這一段可就厲害了,說的是救我們楚國百姓於危難之中的少年英雄的故事。這少年英雄名叫柳霏霏!”

此言一出,茶館裏頓時沸騰了。要知道楚國貧弱,長期被鄰國欺淩,百姓苦不堪言。但楚國朝廷卻是有聽之任之,無力反擊。去年鄰國吳國趁楚國內政不穩,起兵欲吞之。在軍隊全線撤退,朝廷無計可施之時,是位名叫柳霏霏小將軍領兵擊退吳兵,保護了楚國軍民,一時間柳霏霏被奉為救世主,所有事跡在民眾之間廣為流傳。但是民眾知之甚少,流傳之事也千奇百怪,此時說書人要將此事原委一一講解,自是反應強烈。

中年人對此事也甚是感興趣,但同時仍注意著那兩位少年。隻見坐上首的少年笑意盈盈,悠然自得的喝著茶;坐左首的少年卻麵色發紅,顯的極為羞澀。

那說書人悠然的喝了口茶,然後用力一拍驚堂木,說道:“話說五十多年前,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我楚國開國先祖武穆王昭公殷趁亂起兵,占領湖南,建楚國,設百官,遵中原大夏為正統,沿用大夏年號。

“我楚國自建國始,國力衰弱,雖無大戰事,卻長受鄰國欺淩。大夏顯慶六年,也就是去年夏末,東方鄰國吳趁我國不備,鄂州刺史孫羽領三萬人馬突然渡過長江,襲擊我國。三日之間,北部嶽州、雲州、湘州、君山、華容等十餘州縣落於敵手,守將或戰死,或撤退,或投降,一時間舉國振動,人人自危,朝堂之上甚者言降!

“孫羽帶著三萬人馬駐紮在嶽州,大肆燒殺搶掠,弄的民不聊生。之後派遣都指揮使張全約領兵五千為前部先鋒,向汨羅江而來。

“此時的吳軍可謂兵鋒正盛,隻道我楚國已是囊中之物,手到擒來而已。張全約一路耀武揚威,輕率而來。行至沙家咀的羊腸溝,張全約有個副將見地勢奇特,遂提醒他:‘將軍慢行,小心中了敵人埋伏!’張全約哈哈大笑,道:‘楚兵現今已如驚弓之鳥,見我天兵到來,早已逃之遠矣,豈有埋伏?’遂不聽副將之言,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