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寇!”
王承恩一驚,暗怪自己連明朝因為‘禁海’而引發的海患的忘記了。明朝的海盜不僅僅有倭寇,還有歐洲大航海時代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國人、荷蘭人,當然還有明朝自己人,王直、鄭芝龍(鄭成功的父親)等都是。
次日,王承恩找來湯若望、方以智二人。不待王承恩說話,湯若望先開口了:“尊敬的王公公閣下,你得承諾我在上海開設教堂,否則我得回京城。”
王承恩賊笑,他最喜歡跟他談條件的人:“不就是教堂嗎?若你答應我兩個條件,一年我給你蓋一家教堂。”
湯若望一愣,一年蓋一家教堂?這個條件對於他來說,誘惑力太大了。作為一名耶酥教會的忠誠信徒,還有什麼貢獻,能比蓋教堂傳播教義來得更虔誠!
“王公公閣下,請告訴我,我要怎麼幫助你,你才會答應幫助我蓋教堂。”湯若望一臉的執著。王承恩心中暗歎,玩教會的就是玩教會的,連談條件都變成了幫助人。
“第一,我要望遠鏡!”
“望遠鏡?”湯若望自然知道這種玩具。作為1608年某個荷蘭眼睛商才在無意中發明了望遠鏡這種玩具,1609年伽利略聽說了荷蘭人的發明,親手製作了望遠鏡並用來觀測天空,之後望遠鏡在歐洲迅速鋪開,一直還沒有傳到明朝來。
“第二,我要你給我造槍造炮!”
湯若望有點迷糊了,造槍造炮?這王太監想造反嗎?何況這些造這些東西需要工匠、需要銀子的!
王承恩微笑看著湯若望,繼續道:“銀子不是問題,工匠我也可以叫皇上給派,我隻要你將你知道的全部傳授給這些工匠。”
王承恩知道若是辦海上貿易,就得有強大的海軍,保證海上貿易的安全,何況現在首先要建設的上海也需要一支治安部隊,要不建一半給海盜洗劫一半,怕是又給打回起點。
上海縣的駐軍本來就少,遇到海盜的時候,指望江蘇的明軍兵援,上海早給海盜洗劫一空了,經濟和國防是相輔相成的,所以王承恩決定先出一下血,武裝一隻精兵,最少能保證上海在建設之初的安全問題。
王承恩最後朝湯若望道:“我給你半個時辰的考慮時間,我要這些火器也隻是打擊海盜而已。”
湯若望心中疑慮頓去,點頭道:“我一定讓王公公閣下滿意!”
王成恩聽到湯若望肯定的回答,含笑點頭,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方以智,他對這個人的曆史不是很了解,但是王承恩知道方以智是什麼樣的人。
方以智,後人對他的評價是博涉多通,同時精研天文、地理、韻律、曆史、農業、水工等皆學有所成,這個家夥幾乎是個全才,而且為人好俠義。
方以智對新鮮事物頗為敏感,勇於接受其合理部分加以利用,有彙通中西之傾向,可視為我國早期彙通思想家之一,認為中西之學各有所長,嚐言西學“詳於質測而拙於言通幾”,後來與湯若望的關係也不錯,從湯若望身上了解很多西方學術,介紹於國人。
以此,王承恩對方以智的期待可想而知。
“方兄,這上海縣還需兄台助我。”
說罷,王承恩給方以智尊重的一拜,這個禮節在古代隻有後輩見長輩才用。
————————————————
推薦淫人蕩書:《殘壁》http://www./book/103682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