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序(1 / 2)

一九八一年七月十二日,烈日炎炎的中午時分。李正陽焦急的徘徊在齊陽鎮衛生院婦產科門口。在妻子袁大妮的嘶喊中,李正陽的心中既是滿心的激動;又是無比的焦急和擔心。袁大妮已經進去快一個小時了,李正陽始終沒有聽到嬰兒降生時的哭聲。

袁大妮的嘶喊聲突然停了下來,李正陽愣在了門外。等了一會還是沒有聽到嬰兒的哭聲。緊接著產房裏傳來了劈啪的拍打聲。這劈啪的拍打聲,讓李正陽的心頓時揪了起來。

拍打聲持續了很久,始終沒有嬰孩的哭聲傳來。李正陽不顧一切的衝進了產房,看到醫生的手中倒拎著一個嬰兒,用手使勁的拍打著。李正陽不敢相信眼前渾身青紫的男嬰,就是自己日夜期盼的兒子。

袁大妮虛弱的掉著眼淚,那滿眼的淚光中,夾雜著無聲的期盼和呐喊。李正陽走到產床邊拉著妻子的手,滿眼含淚的對妻子點了點頭。袁大妮看到丈夫勸慰的目光,使勁的搖著頭,眼淚不停的流了下來。

這時一聲虛弱的嬰兒的哭聲傳來,袁大妮的眼中頓時閃爍起一道希冀的目光,掛滿淚水的臉上瞬間出現了笑容。李正陽看著嬰兒身體上逐漸退去的青紫色,對醫生不住的道謝。醫生把嬰兒放到袁大妮的懷中,交代了一些話就轉身出去了。夫妻二人看著虛弱的嬰孩,高興的留下了淚水。

烈日下的鄉道上,李正陽拉著農用板車往家趕去。撲麵而來的黃土,也沒能掩蓋住他臉上的愁苦。袁大妮躺在板車上,蓋著一張被子,頭上纏著一個紅色的手巾,一手拿著一枝桃樹條,一手摟著自己的兒子。豆粒大的汗珠順著她慈祥的眼頰流下。鄉村的土道上不時的能聽到嬰兒虛弱的哭聲。

李家村李正陽的家裏,他的父親李金福坐在堂屋的長凳上,滿麵愁容的抽著旱煙。袁大妮坐在東間的床上,又是雙眼裝滿了淚水,看著懷裏虛弱的嬰孩,嘴裏不停的說著:“孩子,你就張開嘴吃一口吧!”說著的時候還不停的托著嬰孩的頭,往自己的懷裏送去。

李正陽正和自己的母親說著什麼。不一會就聽到李正陽怒吼著說:“不行,我說不行。就算是死,我也讓他死在家裏。”

李正陽的母親搖著頭回到了堂屋裏。李金福把煙鬥在鞋底磕了磕,站起身來出了堂屋,徑直的走出了李正陽的家門外。李正陽坐在妻子身邊不停的安慰著袁大妮。李正陽的母親唉聲歎氣的走向了廚房。其實李正陽的母親也是沒有錯的,在那個年代像這樣虛弱的孩子,是養不活的。李正陽的母親雖然提議要扔掉這個孩子,在那個時候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這就是那個生活困難時代的一種悲哀。

當李金福回來的時候,身後跟著一位六十歲左右的瘦小老人,他那滿麵溝壑的臉上,掛著一把山羊胡子。李正陽慌忙對老人說道:“杠爺,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吧!”

那位叫杠爺的老人沒有說話。走到袁大妮的床邊,伸手接過了嬰孩。上下打量了一遍。就說了一句話:“還有救!”就把孩子還給了袁大妮。

李正陽慌忙從兜裏掏出一包香煙,拍在杠爺的手中。杠爺順手撕開香煙遞給李金福一顆,李金福滿臉喜色的接過香煙,與杠爺在一旁說道了起來。李金福在杠爺交代了一番後離開了。李正陽看著滿眼喜色的袁大妮,李正陽知道杠爺的規矩,杠爺隻有在辦完事以後,才會說出原由,他現在不好多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