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車輪駛入了唐朝覆滅後的五代十國時期,乾佑三年(公元950年)十一月,郭威被迫誅隱帝,並自立為王,建國號為周,史稱後周。
廣順四年(公元954年),周太祖郭威薨,因親生兒子全都被隱帝劉承佑殺害,妻侄柴榮繼位。
柴榮其人,邢州堯山柴家莊(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士,柴氏是當地望族。
柴榮從小在姑丈郭威家長大,因謹慎篤厚被郭威收為養子,年輕時曾隨商人頡跌氏在江陵販茶,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
史載其“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
951年,郭威建立後周,委任柴榮治理澶州,其境“為政清肅,盜不犯境”。
柴榮繼位初年,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使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開始複蘇。
柴榮可謂文治武功的君王,他南征北戰,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14州;
顯德六年四月柴榮親率諸軍北伐契丹,五月,瀛州刺史高彥暉歸順。
這次出師,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連收三關三州,共十七縣。柴榮正準備乘勝奪取幽州時,突發舊疾隨即病倒。
曆史的車輪在這裏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轉彎,後周世宗於瀛州昏迷十五日後轉危為安。
顯德六年七月底,世宗柴榮滅契丹,至此終於完成統一北疆大業。
顯德六年八月,世宗凱旋還朝,當即下詔,自顯德七年元月一日起,改國號為盛,年號建元,史稱盛太祖。
曆史在柴榮三十九歲這一年為他做了個改變,也為華夏這片大陸做了個改變,這一改變最終成就了柴榮的夢想,他用了十年開疆拓土,完成統一;還想用十年讓百姓休養生息,然後建立盛世王朝。
我們的故事,就開始於柴榮讓百姓休養生息的這十年裏。
建元十二年臘月初六,北風夾著鵝毛般的大雪呼嘯而來。大巴山山腳下的一個小村子裏,靠近通往進山路不遠的一戶農家小院門前,停著一輛青灰色車棚的馬車,一個年輕的婦人背著一個不大的包袱打開院門,爬上了馬車。
馬車的影子消失在雪霧裏的時候,小院的門口出現了一個少年的身影,看著馬車離去的方向,他的眼眶禁不住地紅了。
少年抬起頭看向灰蒙蒙的天空,用盡全身的力氣強迫自己收回欲洶湧而出的淚水。雪花借著北風的力量,打在人的臉上如同鋒利的刀子,少年似是根本不在意一樣,站在風雪裏一動不動。
不知道過了多久,院子裏的茅屋裏,傳出了一聲比一聲洪亮的,嬰兒的哭聲。少年活動了一下早已凍僵的身體,關好院門,向茅屋走去。
這個小院子裏住的這戶人家姓萬俟,寡母邱氏帶著獨子一家。邱氏因早年生產留下的舊疾始終無法治愈,故而長年臥床不起。好在邱氏這個兒子有一手打獵的本事,母子兩個在負擔邱氏高昂的求醫費用的同時,也能混個溫飽。
要說邱氏,真真是個命運不繼的。
年輕時,嫁進萬俟家不到一年,相公便在出外謀生的路上失了蹤,當時邱氏已經身懷六甲。
後來,與邱氏的相公一同出去的人回來說,他們在路上遇到了官兵繳匪,大家在混亂中失散了,後來幾經尋找無果,想必是遇到了不測。
邱氏的婆婆一聽自己的兒子都沒有了,還養著一個大肚子的婆娘有什麼用?當即就以分家的名義,把臨近產期的邱氏趕出了萬俟家。
想那二十幾年前,正是五代後期,到處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普通老百姓哪家手裏都不可能有餘錢。所以,理所當然的,邱氏是被淨身出戶的。
邱氏不是當地人,她的娘家離萬俟家所在的丹江鎮,有五百多裏地的路程。指望娘家是不可能。
邱時隻能自己想辦法,她琢磨鎮上亂,而且花銷大,不如到就近的村裏尋個住處先落了腳,等孩子生出來再做打算。
丹江北邊有一個叫大巴村的地方,那裏靠著大巴山,還有一條漢江從村子的東邊流過,隻要手腳勤快些,這有山有水的地方怎麼都餓不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