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作為一個萬惡的資本家,林有福口中的大紅包,非常的不好賺,林秋為了把服裝部的業務給理順,幾乎把暑假裏頭的所有業餘時間都貢獻在公司了。、
白天除了要去商場進行考察,調配貨源以及談妥下一季度的銷售訂單外,還有服裝廠內的人力物力需要調配。
等做完了這些事情,最重要的設計稿和銷售計劃還在緊鑼密鼓的推進,林秋又不能三番兩次的催促,免得給兩個最重要的業務部門造成太大的壓力。
一般在公司泡了上十個小時,回到家裏還得帶上厚厚的一遝資料,得林秋自己慢慢的啃。
三天之後,生產品控這邊的預計最大生產量已經給報上來了,林秋看著最終的數字有些驚訝,她問張建民,“照你這麼統計上來的數據,咱的服裝廠其實一直都沒有達到最大的生產值,由人力一直都是閑置的?”
張建民點點頭,“我們服裝廠,起步最早,業務量也一直穩定,所以要是製衣技術成熟的工人都愛到我們這裏來工作,所以有些工人都是掛名的,也就是計件,直接做一件就算一件多少錢,沒有這麼多業務的時候那就讓他們休息,所以等到需要統計最大生產力的時候算上他們自然數值就比我們平時的大。”
林秋點點頭,表示了解,也就是說,林氏的服裝廠目前相當於還有初級的外包業務,將閑散的勞動力給統籌起來,等自己需要的時候再納入進來。
這讓她不由得產生了另外的想法,國內成衣加工馬上就要發展起來,會有一大批的國外訂單需要國內工廠來料加工。
這些訂單,如果能讓自家的工廠吃下來,自然又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隻是目前的情況當然得保證好自己的品牌的生產力。
說到底進行來料加工,總是處在生產鏈的低端,賺取的利潤是最小的。
所以在短時間內進行來料加工的目的是學習國外服裝品牌的設計理念和製作方式,最終目的是要發展自己,如果將給國外品牌進行加工作為重點,無疑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林秋在心裏轉了一回,衝張建民點點頭,“行吧,具體情況我都了解了,等設計那邊出稿子了,到時候就得你這邊發力了。”
張建民簡略的說了句,“您放心。”就跟林秋示意退出了辦公室,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
林秋輕輕地閉上眼睛,心裏計算著自己誇下的海口,年底營業額翻兩番,那麼此次秋裝到底得賣出的數量和定價問題。
既要保持自身品牌的價值,價格不能定位的太低,又要保持銷量,價格自然不能太高。這事兒還真得好好把握住度。
因為這事兒其實難度還真的挺大,所以林秋對於陳宇這邊提出的銷售策劃特別期待。潛意識裏她十分看好陳宇,所以對他的表現十分的關注。
過了幾天,林秋拿起陳宇給自己的方案的時候,有些十分得意於自己的眼光。這人,還真是個腦子十分活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