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根生皺了皺眉,問道:“秋兒,照你這麼說你說咱該怎麼辦?”
林秋挑了挑眉,遞給二哥一個眼色,“其實吧,也好解決,咱搬到城裏去,這些事情自然就能迎刃而解了。”
看著一屋子都不信的表情,林秋整了整臉色問道,“爹、二爺,咱現在跑商,都是一個人到市場買一堆東西,背一個袋子坐火車到俄羅斯,然後賣掉對不對。”
全家人都露出了茫然的表情,不明白林秋到底想表達什麼。
“假設一個人,一趟能帶50件老頭衫,需要兩張火車票對不對,照這樣計算,500件老頭衫就要20張火車票。但是,如果我們運一火車廂的老頭衫隻要一個人守著,甚至不需要人守著是不是剩下來的都是多賺的錢?”
林有福果然是全家最有商業頭腦的人,他猛地站起來,說道。
“我明白小妹的意思了,如果我們把所有的事情都由專人負責,象我這次這樣,聯係好工廠,專門找人負責運輸,再到俄羅斯那裏就隻用負責銷售了,把數量提上去,那麼即使一件賺的錢少了,咱也能購賺。”
林秋滿意的點點頭,事情就是這樣。
當蛋糕不能再做大的時候,自然是就要搶占更多的份額。
等到外貿公司成立,在當地能夠注冊分公司,甚至往生產前端衍生,收購幾家生產廠家。
那麼林家就能在未來的幾十年傲立在時代的浪潮。
未來的幾十年中國外貿會迎來最長的春天,長時間的貿易順差,能持有外彙簡直是穩賺不賠的事情。
因為人口紅利的顯現,最賺錢的領域主要會集中在紡織、服裝、玩具、電子產品這種勞動密集的產業裏。
最好能盡早的收購幾家此類產業,在市場飽和之前將自己壯大起來。
當然,做到這些需要很多的啟動資金來實現,算來這段時間跑商攢下來的資金雖然客觀,但那也不過是對一個家庭的存儲而言。
放到想要作為推動一個商業體成立的啟動資金簡直就沒眼看了。
不過沒關係,以小博大,單車變摩托的機會算了算馬上就要到來了。
意識到自己思緒跑遠了林秋,連忙回了回神,這些都是要慢慢來的事情,不急在一時,當務之急還是得到城裏,將公司的架子搭起來。
“二哥說得對,爹,雖然這幾年咱能夠靠跑商過的不錯,可是總歸不是長久之計,您要是想長長久久的幫鄉親們致富,咱自己得做大做強對不對?”
林根生突然開口說。
“根權,我覺得有福和秋兒說的有道理,常言都說樹挪死、人挪活,咱既然已經走了跑商這條路,又帶上了這麼多的父老鄉親,總要做出個樣子,不能夠給咱祖祖輩輩丟臉,你說是不是這個理。我看這樣,幹脆我和你兩家都搬到城裏去,過不了幾年,秋兒也得上高中了,我瞧著也該早早的做準備。你覺著呢?”
林根權半晌沒有吱聲,眉頭皺的能加死蚊子。
終於他開口說道。
“二哥,等過了年,咱兩先到城裏看看房子,先把腳落下。等到下半年新學年開學,就讓秋兒轉學,咱全家人都搬到城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