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假期(1 / 1)

學校是放半月假,每隔半個月放兩天,住校的學生很多都是像林秋一樣住在屯裏,第一次住校。

於是放半月假感覺像是一群剛出籠的小雞崽子呼啦啦的就往外衝。

林秋裹挾在人潮中使勁的朝學校外望去,果然林根權盤腿坐在牛車上正扯著脖子在人群裏找自己的幺女呢。

一回到家裏熟悉的飯菜香就撲麵而來了,父女兩還沒進屋就聽見林根權大嗓門吆喝。

“回來了回來了!慧珍啊,快把飯菜擺上來,我的秋兒半個月沒回家肯定餓壞了。”

話音來沒落就看見三個人從廚房裏往外衝,季慧珍手上還端著碗豬肉燉粉條。

忙忙的把碗放下,在圍裙上擦了把手就上來摟住了林秋,嘴裏不住的念叨。

“我的秋兒這是瘦了,學校沒啥東西吃吧,哎喲我的閨女受罪了。”

林秋一聽這話眼角就泛酸了,被人記掛心疼的滋味簡直比蜜還甜。

又怕親娘太過擔心自己,嘴上笑著安慰季慧珍。

“學校食堂管夠的,就是味道沒有娘你做的好吃。”

林大山和林福山連忙把話題岔開,讓兩母女坐下吃飯,免得兩個人飯前還得抱頭痛哭一場。

飯桌上家裏三個男人外加親娘把學校從裏到外又從外到裏詳細的了解了一遍。

從老師到同學到宿管恨不得每個人都問清家裏幾口人。

林秋覺得好笑又貼心,隻能再三跟家人說明學校裏一切都順順利利的,沒有什麼難處,並再三保證自己在學校會好好吃飯學習,絕不省錢。

再活一世的林秋其實不論是知識的積累還是對人心事故上的把握都可以說是遊刃有餘,但是這種家人把自己放在心尖尖上嗬護著的感覺實在是讓她無法自持。

仿佛身如浮萍的自己一下就有了牽掛,恨不得能生出三頭六臂把自己的親人嗬護在羽翼下。

吃完飯,林秋問起了家裏的經濟狀況。

這一年多來,跑商的經驗越來越豐富,林秋覺著家裏的經濟情況應該是穩步上升的,不說富庶小康隻怕是綽綽有餘了,問一問隻是讓自己心裏有個底。

誰知一聽林根權和林大山一說道,林秋就明白自己還是小看了自己的親爹和親哥。

現下剛90年代,跑商這行當剛剛興起,

改革開放雖然已經開始了十年了,外資已經開始因為政策、稅收的扶持進駐內地了。

下海這個詞也漸漸的熱起來,但其實普通老百姓的物質生活還遠不能和林秋上一世相比。

這個時候即使是下海,也是在國內做倒買倒賣,外貿這個概念還沒有出現,像林氏兄弟這樣賺外國人的錢那是遠遠地走在時代的前列。

林根權兩兄弟在這一行裏起步早,又有林秋這個外掛。

別人還沒意識的時候他們已經起步,別人起步的時候兩兄弟已經是行家了。

中國內陸一些衣服鞋襪等小商品放到俄羅斯簡直能引起瘋搶,可是這上哪采購、打點哪些關節、銷路如何打開,這些關鍵的點還是得有熟人帶才能順利上路。

林家兩兄弟經驗豐富,人又厚道。

自己發家致富之後因為生意越來越順,琢磨著請專人分批采購,組織一批跑商的倒爺統一運貨。

既增大了貨運量還提高了路上的安全性,又在俄羅斯市場設立了專門的銷售點,乍一看已經有後來的外貿公司的雛形了。

而因為帶著許多倒爺走出去賺了錢,兩兄弟居然在當地混的小有名氣,隱隱的成為了一幫倒爺的帶頭人。

林秋聽了來龍去脈之後暗暗有些乍舌,一方麵為自己的家人高興,一方麵心裏盤算著按這樣下去。

再過兩年等家裏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後,自己得有個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