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亞洲方舟2號(一)(1 / 2)

楊源清楚記得少年時候,有明媚的藍天,那種藍,沁人心脾。一團一團的白雲,像唾手可得的棉花,像極了在睡覺的時候,暖心又柔軟的被子。無事的時候,抬頭望天,看著白雲乘風浮在天空,深藍配雪白,顏色搭配得美輪美奐。楊源想,這就是全世界的人都能欣賞的絕美。最懷念的,還是小時候的周末,早上要起床的時候,如若聽見外麵淅淅瀝瀝的雨聲,那種輕鬆,忍不住再睡會。

可是這些,都成了過去。

天空再也沒有那種醉人的藍色,取而代之的是黑中帶些藍紫的顏色;白雲也再未見過,現在的雲,隻有偶爾能見到團霧似的烏雲,一副凝重和陰暗的麵孔,仿佛在盯著你,讓人心裏發毛;再也沒有淅淅瀝瀝的小雨,隻有偶爾飄落的雪花,代替著過去的雨點。這一切,是因為地球正在急劇變冷。

現在的世界,和40年前完全不同,隻有灰暗和寒冷。

楊源是一名有著三十多年經驗的管道工,現在是2117年,由於這個世界勞動力的緊缺,以至於他62歲了,還不能退休。今天是一個項目開工的日子。楊源千裏迢迢,被委派到菲律賓東部的海邊。

“哦,不少人呐!”楊源感歎道,隻見施工大軍陸陸續續地進入工地大門,大家頂著零下40度的寒冷,統一由智能機器人製造的全息投影指引,按照施工班組、施工工號分類,大家分別來到臨時搭建的幾個會議室。

楊源進入會議室內,有了暖氣,感覺舒服多了。看到牆上的室內空氣指示器顯示:溫度5℃,濕度25%,含氧量20.7%。大家按照智能機器人的全係投影的指示,找了個凳子坐下,等待著7點鍾的會議。

“嗨,你好!”旁邊的工友主動用英語和楊源聊天:“我來自日本,原田道三,請多關照!”

“你好,我來自中國,楊源。”楊源伸出手,脫下厚重的手套,和他握手。

前麵的工友也轉過頭來:“你們好,我來自韓國,金正浩。”他主動向大家問好。

“請問,你們也是管道工嗎?”楊源看了一下眼前這些人,年紀應該和他差不多,於是他們開始聊天。

“是的,被安排到這裏,各位也受了不少辛苦吧?”原田道三說道。

“是啊,現在誰願意穿著厚重的衣服在室外走呢?外麵那麼冷,我們的工作基本是在室內完成的。”金正浩說道:“不過,國家統一安排我們來到這裏,可是消耗了不少能源點的,這些點數都是國家買單的,剛剛看到如此多的人,這個工程應該是不簡單。”

“是啊,現在世界人均每日能源點是1000都不到,我們光坐飛機到這裏,就遠遠超過平均值了,能源點的主要指標就是氧氣的消耗量,飛機畢竟消耗大量氧氣。上次坐飛機,還是40年之前了。”楊源說。

“這次應該是緊急情況。我們公司昨天下午才通知我,我們一架飛機300多人,都是幾十年經驗的老工人,來自不同的公司和崗位。我是管道工,還有電工、機修、數控、機床等工友,都是緊急派來的。”原田道三說,“不過,我們造船廠的生意是一年不如一年了。現在,我們日本周邊的海,早就結冰了,我們已經轉型造潛式船。原來的老式船的客戶,都是貨運公司,都倒閉了,因為這鬼天氣,海麵都是冰,過去的海運市場滅絕了。”

“我也是來自造船廠,我們公司也有同樣的問題。我們公司原來有個大港口,40多年前,那才叫忙碌呢,現在那裏已經快廢棄了,隻留著兩處潛式船的船塢,一用一備。和原來的繁榮相比,不值一提。”楊源也感歎道,“隨著一年比一年冷,海麵冰層越來越厚。我們老式造船廠,要麼倒閉,要麼改行。”

7點整,會議開始,全息投影顯示的人物,打斷了大家三三兩兩的聊天。

“各位,我是亞洲方舟2號總負責人馬修,來自中國。”投影中的人自我介紹道,“大家來參與的這個項目,是人類的希望工程。我們要在這菲律賓東部的海麵下,打造出海底城市,它就是各位要參與建設的亞洲方舟2號。”

楊源第一次聽說這個計劃,腦袋一片茫然,他從未想過會在海底建造城市。他有時候會想:人類是不是應該向地下發展,以應對越來越冷以至於無法出門的天氣,或者移民太空或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