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那時的他,醒悟得太晚了!

他無比後悔又自責,如果不是自己執意要賭氣的話,又怎麼會踏入深山老林裏,導致兩個朋友死去?

從旅途回來之後,蒼玄德就宣布了隱退,留在了廬州市開了這麼一家小醫館。

不過他放不下醫學,所以醫館還對外營業,隻是知道的人隻有街坊領居,他也沒了當初那種爭強好勝的銳氣,開始潛心鑽研醫學上的難題。

三十年來醫學成就無數,他的名聲地位,比當年更高了。

但有時候,他會很自責自己的過去。

這是他完全放不下的心結,哪怕過去了這麼多年,他還是無法釋懷。

現在的十二聖醫,空缺出來的兩個位置,其中一個被翟碩這個後起之秀給頂上了。

“從那以後,神醫的概念被正式確立,也就構成了現在公認的中醫體係。人力有窮盡時,當初的我要是明白這個道理,興許就不會這樣了。”蒼玄德歎息道。

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始末,李一帆不禁感到心疼,一個人自責地活著三十多年,這得是多麼大的煎熬?

他無法責怪蒼玄德,畢竟對於任何一個學醫的人來說,鑽牛角尖幾乎是天性。

醫學上的成就,沒有一樣不是靠這些鑽牛角尖的人。

其他行業,何嚐不是如此呢?

隻是這種鑽牛角尖,往往會產生執念,李一帆覺得蒼玄德早該放下了,可是一時半會兒不知道該怎麼勸說。

想了很久,李一帆才寬慰道:“師父,你知道嗎?有時候能為自己鑽研的東西而死,未嚐不是一種幸運。”

蒼玄德猛然一怔。

“人的一生中,有許多可以為之放棄生命的東西。比如真理、自由、家人,也許師父當年的確意氣用事,但是追求醫學的答案,本身就是身為每一個醫生的追求。古有神農嚐百草,神農何嚐不是為了醫學,自己冒險。他自己都不知道,會不會因為吃下一棵草而被毒死,但明知道這種風險,他還是去做了。當初隨著師父去探尋真相的聖醫,不也一樣嗎?我想他們必然知道其中的風險,但他們還是那麼做了。害怕死亡,畏懼不敢去的聖醫,一樣也有。師父其實應該慶幸,有他們那樣為了醫學真理而甘願付出生命的人。正是他們那樣的人存在,才有如今造福大眾的醫術,不是麼?”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到了聖醫那種層次,追求財富已經不是他們的目標了,他們追求的是醫學的進步,追求的是人類的未來。

思想高度早已超越了平常人,當然任何一種進步,伴隨著的必然是犧牲。

犧牲在所難免。

那種犧牲,值得被尊敬,值得被世人銘記。

“師父,你早該放下了。其實你沒有做錯,這世上負重前行的人那麼多,不是每個人都能享有花好月圓。如果換做是我,為了追求醫學的進步,我也一樣會去的。我想師父那一次旅途,帶回來的成果並不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