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而隨著一夜雪飛傳遍漢江南北的就是潘玉龍勇敢的愛情宣言了。時代公司董事長金誌愛的情事幾乎一直以來就被多方關注,人們似乎從心理上早就有一種認定,即便不是世家子弟那也一定會有位相稱的人在某個地方等著她。隻是誰也沒有料到,竟然會是一位普通的中國男人來拉開了金誌愛的愛情麵紗。潘玉龍與金誌愛一起麵對媒體的視頻新聞在被成千上萬的人觀賞的同時,轟動與硝煙也隨之頓起。
羅永基當然不會錯過這段精彩的視頻。對於潘玉龍和金誌愛之間的任何一點互動他都看得很仔細。羅永基甚至還很悉心地翻閱了所有相關的報道。應該說,他此時的心境還是很複雜的。尤其是在接到金昌碩的電話以後。聽聽金昌碩都對他說了些什麼,這小子竟然說,他不能再幫著他了。
金昌碩甚至理所當然地告訴羅永基說,“姐姐喜歡的、愛的,就是我喜歡的、愛的……如果,我都不支持她,那麼,我一直說愛姐姐難道是愛假的?”而就在羅永基質疑他的心態時,金昌碩更是挑明了重點,他笑聲朗朗地說,“因為是潘玉龍讓姐姐笑啊……不僅如此,永基哥,難道你沒有看出來嗎,是他讓姐姐變得溫暖了……也是他,讓姐姐終於從雪化成水啦……”
原來,就連金昌碩也看得出來,打破金誌愛心中堅冰的是潘玉龍,羅永基他終究還是遲了一步。麵對潘玉龍的強勢宣告,他的競爭似乎變得極其蒼白。在這種時候,他再介入也真的有點說不過去。羅永基的情緒很低落。而明擺著要他承認失戀,一時半會兒他自忖又實在做不到。
如果那麼容易就能說放棄的愛,還會是愛嗎?羅永基深深地懷疑。已經給出去的心又怎麼可能那麼輕易就收得回?可是,難道說他注定就隻能獨飲這杯苦澀之極的愛情酒了?因為,金誌愛隻給了他做手下的資格——也許也能勉強夠格算個普通朋友了,但在潘玉龍的心裏,想來是隻怕連這個資格都不待見給他。不過,他還能怎麼做?卑鄙的手段連他自己都不屑,更何況,他也的確不忍心因為這樣而讓金誌愛為難。羅永基突然覺得自己進退兩難起來。
此時,同樣覺得艱難無比的,還有潘玉龍。有些事不去想不等於就不要去麵對。這種感情宣告後的衝擊,首當其衝地要承受的自然是潘玉龍自己。所以第二天幾乎一當班的他就已真切地感受到了來自他周圍工作夥伴們的壓力。莫名的排拒,背後的私語,複雜的注目,隱隱的刁難,當然,更有突起的巴結……每一樣,無形之中都讓潘玉龍在時代大酒店的工作變得舉步維艱起來。
應該說,經過最初的一些磕磕絆絆,隨著來韓日長,潘玉龍已經以極頑強的毅力迅速地適應了這裏的一切。可以毫不隱諱地說,是金誌愛一直從旁給予他的毫無保留的深情發揮了積極作用。而作為潘玉龍自己,隨著兩人的戀情穩中漸深,他也在與金誌愛相處的過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愛情親情的難能可貴。這幾乎就成了他初來乍到韓國以後最重要的一種心理支撐,讓他能夠順利融入新的環境。
當然不可否認,潘玉龍的努力克己與謙虛友善也給帶來了相當大的助益。酒店裏,本來年輕人就多,雖然生活成長環境各不相同,但工作環境的特別,讓他們有機會接觸各類的人。而為不同國家的人服務多了,漸漸都能各自找到共通共融的地方,在思想上首先達到某種契合。所以潘玉龍能很快和他們相處融洽也是意料中的事。同時比較幸運的是,潘玉龍也交上了象申民宇、薑敏晶這樣的朋友。
特別是申民宇,如此年輕就已身居高位卻從不見他驕傲自大,目中無人。雷厲風行、嚴謹律己的工作作風伴隨著他隨意從容的生活態度讓潘玉龍在與之接觸的過程中更得裨益。潘玉龍欣賞申民宇這樣的男人,暗地裏也就將他當作了自己的榜樣。時間長了以後,兩人之間居然慢慢結下了很深厚的友誼。
漸漸地,有時候就連潘玉龍自己都能感覺到,在時代大酒店的工作學習無論從哪方麵來說他都已很順利地進入了佳境。可是現在,隨著潘玉龍與金誌愛戀情的大方公開,這樣的佳境先就遭到了挑戰,麵臨破局。潘玉龍本不是遲鈍的人,同事間的神態變化他當即看得很明白。似乎一夜之間,人們都不知道該如何跟他相處了。而那些原本在心中以為潘玉龍是沒有侵略性的人也陡然驚覺,也許他才是最危險的入侵者。
三
潘玉龍在時代大酒店的境遇頓時陷入尷尬境地。他在承受著各種異樣眼光的同時,也理所當然地被孤立了,情況甚至還不如他初來乍到之時。不過潘玉龍也知道,這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微妙的接受與被接受的過程,一切都取決於他自己要怎麼做。而潘玉龍也寧願堅信,他的這些同事會有理解他的一天。即便他們並不如他所願,他也不會去強求,更不會因此而影響到自己的工作。為了金誌愛,潘玉龍能想到的就是在沉默中平靜對待一切難堪與質疑。
這樣的想法,也促使潘玉龍在工作中每走一步都越加小心謹慎。象潘玉龍這個大堂副理要做到得心應手本就不易,事無巨細,方方麵麵要顧及的有很多。尤其是與各部門、上下級之間隨時要進行的妥善協調。有的時候,衝突的產生其實就是在一念之間。這邊的工作方式又跟潘玉龍在國內時完全不同,往往一件事都要經過反複溝通才能達成一致。但隻要達成了一致,那執行起來就絕對是快速有效的。
對潘玉龍來說,如今難就難在這種直麵的溝通上。因為很多的事,往往就是他作為主要的溝通者去完成的。不過潘玉龍性格中的堅忍還是讓他學會了及時的自我調適。就算不可避免地會遇上為難處,他更多的時候都是以工作為主,采取能忍則忍,和氣退讓的手段。但也決不是毫無底線。潘玉龍始終牢牢記著臨行前何總給他的一番話,生意場上的精明與憨厚是相輔相成的,對人對事都一樣。最重要的是做出屬於自己的職業品牌,活出自己的精彩。潘玉龍似乎要到此時方能更深切的體會到了這點,所以相形之下,他也就照著這樣做的越發認認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