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4章 王妃(2 / 3)

“你還記得幾個月前從朝鮮有一份文書被送來京城,請求朕派兵至朝鮮平靖禍難、恢複秩序?”允熥見熙瑤點頭,繼續說道:“這份文書若是朱褆派人送來的,那沒什麼;若是朱芳遠派人送來的,也隻能罷了;但這份文書是王正妃在她娘家兄弟偽造後配合蓋上大印送來京城的,這就是大罪過。按照律令,足以廢除她的王正妃之位。”

允熥先解釋了一番以什麼理由廢除金墨玉的王正妃之位,之後說起自己這樣做的緣故。“為夫之所以廢除她的正妃之位,又要選一位宗室女子給朱褆做正妃的緣故,是要控製朝鮮。”

“你也知曉,若是直接廢除他們家的王位,擇一名宗室王爺為朝鮮國君,或者命一大臣全權處置朝鮮國事,那為夫的意圖就太過明顯,會引得各番國疑懼,不是好事。但賜婚一名王正妃,由王正妃打理朝政,就不會讓各國擔憂。畢竟蒙元曾先後下嫁七位公主、郡主至高麗,也曾有過蒙古來的王後攝政之事,各番國之間互相嫁娶也是常事,不會引起波瀾。”

“為配合王正妃攝政,趁著此次派兵進入朝鮮,為夫還會留下數千人組成一軍以陪嫁之名留下,作為王正妃手上的親信部眾。這些將士的家人也會全部遷移至朝鮮,但不許他們與朝鮮人通婚,隻能內部通婚或者與遼東都司的衛所、百姓通婚。為夫還會借機調整一下朝堂,願意聽從王正妃之令的人就提拔,不願聽從的就貶斥,甚至尋找過錯處置他們,將他們流放到大明西北。”

“等王正妃為朱褆生下兒子,就下藥讓朱褆患病,不論是讓他手動不得也好,讓他說不出話也好,總而言之要讓他處置不了朝政。這樣王正妃就能名正言順的垂簾聽政。當然,為夫不會下令王正妃下藥,以保全他們的夫妻之情。同時,為夫還要讓文垣認朱褆之子為義子,正式賜與大明宗室身份。雖然不能將他接到京城與皇子一齊教養,但也要讓他身邊的先生都是大明派出的大儒,接受與皇子一樣的教導。”

“之後,再尋各種理由處置原本朝鮮的王室,大多數人不會被處死因為這樣影響不好,但能夠將他們流放到遼東。之後在遼東,朕再命遼東都司以各種理由將他們流放到西北、西南,或者漢洲大陸。這樣一來,朝鮮王室隻剩下朱褆一支,他們又在母親的影響下親近大明,過不了二三代,就會與大明的宗室一樣了。等幾代之後,若是朝鮮國君絕嗣,就可以安排大明的宗室過繼過去繼承王位。”麵對熙瑤,允熥將自己對朝鮮的安排完整表述出來。

允熥也覺得心裏舒暢許多。人總是有傾訴欲的,他麵對旁人不能將自己的心思說出來,麵對妻子終於傾訴出來,心裏終於舒服多了。

“竟然是這樣。”熙瑤說了一句。之前允熥在她麵前曾經說起過要對朝鮮做什麼,但隻是一鱗半爪的並不真切,這次聽了夫君的話,才知曉允熥對朝鮮到底報了怎樣的心思。

“夫君,現下在京年紀不算小還尚未成婚的宗室女子,恐怕無人符合夫君的要求。”過了一會兒,熙瑤說起允熥最開始問他的事情。“現下在京的宗室隻有那幾人,都不符合夫君的要求。有一個勉強能夠一用,但她是火字輩的,比文垣長一輩。而且年歲與朱褆差的也多了些,足足小了九歲。”

“這樣。”允熥低聲說道。最好是與文垣平輩,比文垣長一輩就不大合適了。而且年紀相差過大他也不願。“真的沒有符合為夫要求之人?”他又追問道。

熙瑤搖頭。“夫君,確實沒有。”

“那勉強差一點兒的人呢?與文垣平輩的。”允熥又道。

“夫君,妾畢竟是女人,也從未打理過朝政,恐怕挑選不出適合去往朝鮮臨朝聽政之人。不如過幾日夫君有空閑了,與妾一起召見她們,夫君當麵瞧一瞧。都是宗室女子,夫君瞧一瞧也沒什麼。”熙瑤說道。

“也好。”允熥道:“今日下午就召見他們,申時初讓她們來坤寧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