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2 / 3)

“他麾下的本部士兵大約有三萬人,算上預備役大約有五萬人。不過他不可能將這些士兵全部帶到印度來打仗,大約隻帶領了兩萬本部士兵,其餘都是朱尚炳調撥給他的軍隊和征召的周邊部族兵。”這個幕僚詳盡的介紹道,唯恐自己說漏了什麼。

“怪不得,已經五十歲了,用兵這麼保守。”賽義德卻沒有在意他的其他介紹,隻是說道:“我軍的總兵力隻有五萬左右,而明軍圍在拉合爾城下的士兵不算婆羅門教徒就有八萬,另有兩萬婆羅門教徒,接近我軍的兩倍;我軍又是一路急行軍趕來,沒有攜帶大炮,再加上我軍連營地都沒有,如果換一個將領,多半已經帶兵攻上來了,但他竟然隻是堅守營寨。用兵真是太保守了。”

“但他這樣保守,反而使我軍的策略沒有辦法起到作用,這樣不行。但如果強攻明軍的營寨,那麼即使打敗明軍,我軍的損失也會非常慘重。”賽義德咬了咬牙,說道:“不能讓明軍這樣待在營寨裏。孟迪爾,你帶兵上去挑釁明軍,一定要讓明軍主動進攻。其餘軍隊,做出建立營地的樣子。”

“蘇丹,這……”有人想要提出異議。

“執行命令!”賽義德才不會聽別人的命令,語氣加重。聽到這話,大家也不敢再說什麼,忙退下吩咐士兵建造營地。

“薩爾哈,你說,明軍會因為挑釁而出兵攻打我軍麼?”待所有將領都離開這裏後,賽義德坐到椅子上,舉起杯子喝了一杯水,對木屋內唯一一個看起來不像是下人的人問道。

“明國的文化與婆羅門教徒或天方教徒截然不同,孟迪爾和他屬下士兵說的話明軍士兵甚至都聽不懂,明軍將領既然沒有馬上派兵攻打,估計也不會受挑釁的影響,起不到多大作用。若想讓明軍士兵憤怒之極就連軍官都阻攔不住,在我看來隻有一個辦法。”薩爾哈輕聲將自己想到的辦法說了出來,同時坐在椅子上,舉起手裏的杯子輕輕搖晃了幾下,好像在喝好酒一般,雖然裏麵隻是橙汁。

聽到薩爾哈的話,賽義德神色鄭重起來,過了一會兒說道:“如果這樣做,那可就與明國不死不休了,即使打敗了南北兩路明軍,明國也不會善罷甘休。至少,北方的秦塔庭三藩不會善罷甘休。我隻是想擊退明軍,保住自己的國家,可不是想和明國結下解不開的仇怨。”

“薩爾哈,我知道你的想法,對你來說,像我這樣帖木兒大汗的叛將建立起來的國家不值得珍惜,與明國同歸於盡才好。所以這樣建議你不要說了,再說,我就會將你處死。”

“我的心思蘇丹你當然一眼就能看穿。但如果不采納我的建議,你又有什麼辦法激怒明軍士兵主動進攻?”薩爾哈道。

“未必沒有別的法子。”賽義德又道。

“我覺得別的法子不可能激怒明軍士兵,不過既然蘇丹這樣說,我就先瞧瞧孟迪爾能不能成功激怒明軍。”薩爾哈沒有堅持,隻是這樣說道。說過這話,薩爾哈與賽義德不再交談,認真向前方看去。

孟迪爾這時已經帶領所部將士來到兩軍陣前,開始挑釁明軍。但正如薩爾哈所預料的那樣,大明的文化與天方教徒或婆羅門教徒都不相同,很多在印度十分具有挑釁意味的動作隻是讓明軍士兵覺得莫名其妙。雙方又互相聽不懂對方的語言,即使緊急由懂得漢話的人普及了幾句罵人的話,但聽著印虜士兵走調的罵聲,明軍士兵隻覺得好笑,絲毫不生氣,站在營內嘻嘻哈哈的看著外麵的印虜士兵,就當做看雜耍一樣。

孟迪爾很快敗下陣來,接過斧頭砍樹去了,換了別的將領來挑釁。可這些將領都麵對和孟迪爾一樣的問題,根本無法激怒對麵的明軍士兵。一連換了五個將領都是如此。

拉合爾城城頭的士兵看的莫名其妙。他們離的有點遠,聽不清楚援兵在喊什麼,心裏納悶:‘不是趕來救援的麼?怎麼不攻打明軍營寨?就算因為現在兵少,可這一輪又一輪派出許多士兵來到兩軍陣地中間是做什麼?’他們從早晨看到中午,都沒見到雙方除了賽義德不停派出幾千名士兵來到兩軍陣前外有任何其他動作,再也沒心思瞧了,紛紛打了飯開始吃飯。

“蘇丹,這樣不行,根本沒有辦法激怒明軍士兵。”援兵這邊也開始吃飯,在飯桌上,頭一個帶兵挑釁的孟迪爾忍不住對賽義德說道。

“是啊蘇丹,根本無法激怒明軍士兵。”另外一名也曾帶兵去挑釁的將領沮喪地說道。其他人也紛紛附和,都覺得沒有辦法讓明軍士兵生氣。

“都住口!”賽義德聽的煩悶,大聲說道。眾人忙停止說話,低頭認真吃飯。

賽義德也繼續吃飯。但他的心思很明顯並不在眼前的飯食上,吃的極慢,許多將領都吃完了他連半碗都沒吃完,像是在思考什麼事情。眾人知道蘇丹必定是在琢磨如何激怒明軍士兵讓他們主動來攻,都不說話,也不散去,就等在飯桌旁。

過了一會兒,賽義德仿佛下定什麼決心一般,放下碗和勺子,掃視一圈發現將領們都在,吩咐道:“下午,就采用薩爾哈說過的那個辦法,挑釁明軍!”

“蘇丹,這,用了這個辦法,和明軍就是解不開的仇了!”“是啊蘇丹,不能用啊,用了後患無窮!”聽到賽義德的話,眾人大驚,紛紛勸道,仿佛薩爾哈的法子是什麼禁忌一般。

可賽義德已經下了決心,又道:“若是不用那個法子,就不用擔心後患了,因為德裏蘇丹國也不會有以後了!我意已決,用那個法子!孟迪爾,下午由你來按照薩爾哈的法子挑釁明軍。”

“蘇丹,我,是。”孟迪爾完全不想接受這個差事,但見到賽義德的表情,頓時推絕的話就不敢說出口,答應下來。但其他將領雖然躲過了這個差事,可表情也沒有輕鬆多少。賽義德又掃視在場的將領一圈,起身離開這裏。

中午的休息時間很快過去,下午孟迪爾再次帶兵來到兩軍陣前,隻是這次他才開始挑釁,對麵的明軍士兵就發怒起來,與上午截然不同。但孟迪爾寧願明軍的表現與上午一樣。

“快,準備十幾匹快馬,一定要在明軍攻過來的第一時間逃走!”

……

……

“衝出去殺了他們!”看著不遠處的印虜士兵,無數明軍將士雙眼泛紅,極盡憤怒地大聲喊道。被無數人凝視的印虜士兵似乎也有些害怕,但在軍官冰冷沒有溫度的注視下,仍然隻能死死按住被抓來的俘虜,讓經驗老道的行刑人能夠安心處置。

這些俘虜,就是前些日子被印虜生擒的明軍將士,薩爾哈所說的必定能夠激怒明軍將士的法子,就是在兩軍陣前折磨這些俘虜。秦塔庭三藩的軍隊進入印度後,與德裏蘇丹國、巴赫曼尼蘇丹國等國的軍隊大小打了數十戰,雖然印虜敗多勝少,可即使是打敗的戰役也能抓住幾個俘虜,一共抓到了數百人。印度人的長相與漢人截然不同,一眼就能看出來。印虜士兵折磨這些俘虜,明軍將士一下子就能看出是在折磨自己人。雖然大明的文化一向輕視被俘之人,但被自己人處置與被敵人殘忍折磨豈是一樣的事情?見到自己人在陣前被折磨的大聲哀嚎,所有明軍將士都會感同身受,從而對印虜極盡憤怒,就達到了激怒他們的目的。

賽義德並不想采用這個法子。用殘忍的手段折磨被俘的敵軍士兵,敵軍也必定會更加瘋狂的報複回來。現在至少有數百萬天方教徒在明軍的統治之下,而且都是原德裏蘇丹國治下的百姓,即使最終明軍奪不下印度被迫撤兵,在撤走前也會對天方教徒進行報複性屠殺,對於以天方教徒為統治支柱的德裏蘇丹國來說是極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