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藍將軍。”眾人紛紛笑著答應。
“你們再向本將奏報一番屬下立下的戰功,待公主殿下派人送回詳盡的戰報後,本將向京城奏報。一定要在三日內將奏報送到這裏。”藍珍又道。
“對,對,藍將軍,奏報確實最好趕快弄好了送回去。現下已是十一月中,等奏報送到京城正好是臘月中,也讓父皇高興高興,祭祖的時候也有話同曆代先帝說。”聽到藍珍的話,文垚卻想起了這件事,大聲說道。‘我做的事情終於有資格被列祖列宗知曉了,一定要盡快讓列祖列宗知道。’
“是啊藍將軍,為將士們表功的事情還不急,但是大獲全勝的消息要盡快送回去,趕在過年前,讓陛下高興高興!”朱高煦大聲說道。其他將領也紛紛開口說起來。
“你們以為本將會忘了表功?”藍珍本想將捷報與為將士們請功的奏折一起送到京城,可見到大家都這樣說,馬上改了主意,而且因為在場的人身份都不比他低多少,開玩笑似的說道:“你們和你們屬下的將士都歸本將掌管,所以你們立的功勞也都是屬於本將,本將豈會不向陛下表功?”
“哎呀,虧了虧了,我根本沒想那麼多,早想到的話我就等回了帳篷趕緊單獨向陛下奏報,搶先表功了。”朱高煦又裝作失望的表情說道。眾人自然又是一番說笑。除了身份略低、又不是老勳貴出身的張輔沒怎麼說話外,其他人都笑著說話。
這樣說笑一會兒,藍珍又道:“不過還有幾件事要定下來。其一,就是恒王殿下遷移王都之事。高平城的位置雖然不錯,但與達卡城相比就差得遠了,恒王殿下還是應當將王都遷移到達卡城。別的就不多說了,你們從所部將士中選出此戰立功最多的那支百戶或千戶,在正式遷移王都那一日排成隊列,入城給滿城的天方教徒與婆羅門教徒看看,讓他們知道知道大明的威風!”
“這不就是陛下說起過的什麼閱兵麼?”徐增壽道:“閱兵確實能夠展示威儀,震懾百姓,可大軍剛剛同印虜之兵打了幾個月的仗,城內百姓豈能不知大明天兵的厲害?不用再搞閱兵了吧?”
“不,即使城內百姓知曉天兵的厲害,也要閱兵。”藍珍卻說道:“達卡城畢竟是過去孟加拉的王都,又是主動開城投降得來(沙阿聽說薩爾哈在阿德賴河附近慘敗、覺得回天乏術後就自殺了,剩下的官員開城投降),城內的百姓就算聽說過天兵的威名,也多半沒什麼真實感觸。有必要通過閱兵震懾一番。讓他們知道,就算官員不開城投降,大明也能將達卡城打下來。”
“不過這次閱兵就不必像陛下在京城閱兵時那樣了,就連剛剛才發下去鎧甲沒一個月的衛所就又換了一套新的,沒有必要。而且本將的意思是,讓他們進城時穿著與打仗時一樣,就像剛剛從戰場上廝殺一番後退下一般。每名士兵最好還要手持印虜士兵的人頭,或者串在兵器上。”藍珍道。
“老藍,你這可真夠壞的。”徐增壽又笑著說道:“讓他們帶著印虜士兵的人頭或者串在兵器上,擺明了是要嚇唬他們啊。你就不怕把城裏的人都嚇得當場逃走,甚至逃出孟加拉?”
“這有什麼。咱們出生時大明還沒建立,按說咱們當時還是蒙元子民呢,蒙古人這種事情做得多了。”藍珍卻十分無所謂的說道。
“你也知道那是蒙古人。你這樣做,還不知道後世的史書上會怎麼評價你。”徐增壽又道。
“人活一世,還總念叨後人怎麼評價不成?我忠心耿耿為朝廷做事,問心無愧即可。”藍珍笑道。
“你說得好。”徐增壽又笑了笑,看了文垚一眼,不說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