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日一早,天亮之前,就把士兵們都叫起來,咱們要趕去巴布納城。”與此同時,返回士兵宿營地的哈倫,派人將殘餘的軍官都叫來,即使已經睡下的也弄醒,對他們吩咐道。
“天不亮就出發?士兵們未必願意。”其中一人道。
“克馬裏,還有你們幾個,這就要看你們的能力了。但不論如何,明天天亮之前一定要啟程。”哈倫道。
“將軍,為什麼這麼著急?就算明軍派出騎兵要追擊潰兵,咱們這才多少人,又都是騎兵,躲避起來也非常容易。派出幾個人放哨,等發現了明軍再走也不晚。”另一人問道。
“你們以為我願意那麼早就帶兵出發麼?可這是薩爾哈將軍的命令。”哈倫有些不耐煩地說道。
“薩爾哈的命令又怎麼了?他冒險抽調兵力想要圍殲明軍一部,可卻失敗了,損失慘重;東麵的孟加拉多半也已經全境失守。薩爾哈犯了這麼大的錯誤,三個國家的國君怎麼可能讓他繼續擔任聯軍的總指揮?不用理會他的命令。”又有人道。
“他現在還統領著大約三萬士兵,而且其中有一萬多人的建製基本完整,而且這支軍隊是薩爾哈親自統領的。”麵對大家對薩爾哈的質疑,哈倫隻說了這一句話就全部壓了下去。隻要薩爾哈手裏還握有遠比其他將領更多的士兵,其他將領就不敢不聽他的話。尤其許多士兵被打散,薩爾哈這時將他們編入自己的軍隊裏也容易,這三萬多人等於都成了他的人馬,大家更不敢不聽了。
“將軍,您是怎麼遇到薩爾哈將軍的?您不是去探查營地了麼?薩爾哈將軍就算統領三萬士兵,但難道還會在明軍的營地附近駐紮?難道薩爾哈將軍守住了營寨?”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而且語氣中帶著驚喜。如果薩爾哈真的守住了營寨,他們就不必狼狽逃走,更不必受逃回去後的責難,當然高興。
“營地被明軍攻破了。”可哈倫第一句話就戳破了他們的幻想。“我在營地旁向裏看去,見到的是明軍的營寨。不過明軍士兵不多,即使下午又來了援兵,總兵力也隻有六萬人,我軍原本的營地空出了一大塊。”
“至於我是怎麼遇到薩爾哈將軍的,這個,我正在營地附近查看,忽然覺得不大對勁,後來一瞧原來是薩爾哈將軍的護衛在一旁,被他派出來也查看營地的情形。我於是就跟著這個護衛一起去了薩爾哈將軍安營之處。薩爾哈將軍就吩咐我帶領你們明日天亮之前就出發,在半路上與他彙合,一起趕回巴布納城。”
“趕回巴布納城?薩爾哈將軍是想堅守巴布納城?確實,巴布納城是從孟加拉前往德裏蘇丹國和巴赫曼尼蘇丹國一定會經過的地方,守住這座城,就能讓明軍無法北上,也算是在丟失孟加拉的情況下最好的選擇了。但就算這樣,也沒必要這麼著急趕去城池。”一人評價道。
“我當時也對薩爾哈將軍提出了疑問,可薩爾哈將軍回答:明軍一定會派出騎兵攻打他率領的這支軍隊,不將三萬士兵打散,明軍是不會放心的。而且明軍多半正源源不斷向這裏趕來,如果慢了,很可能就回不到巴布納城了。所以明天一早就要啟程。”哈倫又道。
“薩爾哈將軍說的也未必……”可話才說道一半,他就停了下來,將另外半句縮了咽了回去。誰知道在場的人會不會向薩爾哈打小報告?他麾下的士兵現在已經被打散或戰死,隻剩下不到一百個人,薩爾哈殺了他根本不會引起任何影響。想到這件事,在場的人沒有人敢再質疑薩爾哈的話。但他們又都不願帶兵彙合,隻能沉默不語。
但沉默是解決不了任何事情的。哈倫又掃視一圈,對他們說道:“不論你們對薩爾哈將軍的命令有何質疑,但隻能聽從。都回去休息吧,明日天亮之前我會派出護衛把你們都叫醒,以防你們睡不醒。”
“是,哈倫將軍。”不論眾人心中有多少不滿,也隻能答應。
“不要這樣不情願。跟隨薩爾哈將軍去巴布納城,未必是壞事。”哈倫又道。但說過這句話並未解釋,他也起身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