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圍繞太陽運行的兩個規律?”
“是,陛下。”周偉說道:“臣發現,星辰圍繞太陽運轉,並非是按照圓形,而是橢圓形,而且太陽位於這個橢圓形的兩個焦點之一。這是臣的第一個發現。”
“臣的第二個發現,則是當星辰圍繞太陽運轉圍繞太陽運轉時,每一分時間內,星辰與太陽之連線所掃過的麵積相等。”
“臣還有第三個猜想,因來不及驗證隻能作為猜想。即當星辰圍繞太陽運轉圍繞太陽運轉時,所有圍繞太陽運轉的星辰,其運轉軌跡半長軸與半長軸與半長軸的乘積與兩個運轉時間的乘積相比後的結果是一個固定的數字。”
周偉這三句話說完,允熥還沒來得及發言,就聽思澄堂說道:“這怎會?星辰圍繞太陽運轉怎會是橢圓形的軌跡?必定是圓形軌跡。”
“陛下,臣讚同思主簿之言。星辰圍繞太陽運轉必定是圓形軌跡,隻是太陽不在圓心而已。”曹徵也說道。不僅他們二人,在場的其他人也都議論紛紛,不支持周偉的新發現。
過了一會兒,眾人在停止喧鬧之聲。在這其中,隻有兩個人沒有說話,一個是周偉,他隻是靜靜地站在原地,瞧著允熥腳下,表情也十分平靜,似乎旁人反駁的不是他的新發現;而另外一人,就是允熥。可允熥的表情卻與周偉大不相同。
“周卿,是如何發現這兩個星辰圍繞太陽運行的規律,並得出第三個猜想的?”允熥臉上浮現出略微激動的神情,問道。
“陛下,原因是這樣的。”周偉說道:“自從思主簿觀測到天河、月亮,而且發現太陽黑子後,證明了日心說,臣就一直在鑽研星辰星辰圍繞太陽運行的規律,可不論給星辰與太陽安放多少個輔輪,其實際軌跡都與計算出來的軌跡略有偏差,而且這是格致監數十人觀測的結果,應當不會有錯。臣因此逐漸摒棄圓形軌跡的想法。”
“可到底應當為何種形狀的軌跡臣仍舊沒有頭緒。適才臣在琢磨此事時,聽到皇六子說道:‘就好比沿著橢圓軌跡移動的某一點,即使一時距離焦點遠了,過不多久會距離焦點又近起來’,忽然發覺橢圓形的軌跡似乎與星辰圍繞太陽運行的軌跡十分相像,趕忙回去查看從前的觀測記錄驗證,果然發現毫無偏差。”
“隨後臣正要返回來向陛下稟報,又瞧了星象圖一眼,忽然發現星辰運轉有時快有時慢,捉摸不定;這時心中又忽然湧現出第二個規律的想法,拿起筆運算一番,發覺果然也毫無偏差。”
“臣從前鑽研星辰圍繞太陽運行的規律,也有過許多研究,其中曾經設想過第三個猜想的規律。適才忽然想起,用紙筆運算了兩個星辰的數,得出同樣的結果。但臣來不及運算第三個星辰的數,趕來向陛下奏報。”
聽到周偉說已經進行過運算,而且與觀測記錄一致後,眾人都沒話說了。雖然他們仍然不願接受星辰圍繞太陽運轉的軌跡是橢圓形的,但他們好歹都有科學家的素養,知道現在在這裏以空對空說話毫無用處,不如回去進行嚴格的觀測和運算,算出與周偉不同的結果後再用事實打臉。當然也可能他們運算得到了和周偉一樣的結果,那他們就要接受周偉提出的這三條規律了。
不過現場有一人,不用計算和觀測就能知道周偉提出的兩條規律和一條猜想肯定是正確的。這人當然就是允熥。他此時看著周偉,就好像看著前世上學時在走廊見到的那些永遠被後世銘記的科學家畫像一般,心中甚至有一股敬仰之情。
不過好在他已經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帝,養氣功夫很不錯的,當場沒有做出失態的行為,隻是淡淡的笑道:“朕對於周卿適才所說的星辰圍繞太陽運轉的規律聽不太懂,但周卿既然經過了運算,和觀測結果一般無二,周卿不會故意欺瞞朕。自然,其餘愛卿驗證一番也是應有之意,但朕覺得應當不會有錯誤。”
“既然如此,朕就提前為這兩條規律與一條猜想命名。若是經過驗證,周卿的猜想無誤,朕就將其命名為周偉三定律。”
“陛下,”曹徵吃了一驚,就要出言辯駁;還沒有經過驗證,如何能夠當做真的?而且以人名命名,也太驚世駭俗了些。可允熥並不理他,轉過身對在場的所有格致監官員又說了幾句鼓勵他們的話後,當場宣布了對思澄堂和周偉的賞賜。
“格致監主簿思澄堂,鑽研日月星辰頗有所得,加封大夫爵,初授中順大夫,升授中憲大夫,加授中議大夫。”
“格致監主簿周偉,鑽研日月星辰頗有所得,加封大夫爵,初授亞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
“諸位愛卿,隻要諸位愛卿有所得,朕必定不會吝惜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