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9章 聯姻與打通航路(3 / 3)

早在1406年,恩裏克三世生前,就親自研究過占領或控製埃及的方案,雖然由於他本人病死以及胡安二世繼位初期的動蕩使得這個方案被擱置,但去年1410年,攝政的費迪南王子又重新將這個方案撿起來。

但他馬上發現實現這個方案的困難之處。首先,以卡斯蒂利亞的國力,即使是聯合阿拉貢王國的國力,也沒有把握奪取或控製埃及;其次,如果聯合威尼斯、熱那亞兩個海軍強大的共和國,倒是有了獲勝的把握,但他們三個國家必定也都想獨占蘇伊士,在同埃及的政權交戰時不會出全力,盡量讓盟友多損失,以便在戰後擁有更大的話語權,三國聯軍能發揮的戰鬥力也很不好說。

費迪南王子正在發愁的時候,凱瑟琳王後聽說了這件事,就對他說道:“既然威尼斯與熱那亞這兩個共和國不可靠,就找更可靠的盟友。”

“可靠的盟友倒是有很多,但這些國家的實力都不強。”費迪南王子說道。

“你不要將目光隻局限在歐洲。要考慮,打通這條航線,除了歐洲國家,還有哪個國家能獲得最大的利益?”

“控製印度洋的國家!”費迪南王子的眼睛頓時亮了。“尋求控製印度洋的國家合作,之後一國控製航路的一半,誰也不吃虧,誰也威脅不到另一方的利益,真是好想法。”

他與凱瑟琳王後隨即將吉哈諾等出使過東方的使者都叫來,詢問哪個國家控製著印度洋。出乎他們預料,所有的人都說:“明國擁有東方最強大的海軍,明國的商人已經控製了從印度東海岸到明國本土的航線。而且在我們看來,明國商人之所以不控製從印度西海岸到紅海的航線,是因為對他們來說利潤低,不合算,而非不能。”

“我真的沒想到,明國在擁有全世界最強大陸軍的情況下,還能維持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不過這樣一來就更好了,隻要這條航路打通,從東方運來的貨物成本能壓到最低。就派人與明國結盟,打通這條航路。”費迪南王子說道。

但他隨即意識到一個問題。“對於我們來說,因為明國是東方海軍最強大的國家,我們別無選擇,隻能與明國結盟;但對於明國來說卻不是如此。威尼斯與熱那亞的海軍比我國差不了多少,明國完全可以選擇這兩個國家中的一個結盟,至少用這兩個國家來爭取更有利的條件。如何讓明國不這樣做呢?”

“想要讓明國不用有利條件爭取更好的結盟條件是不可能的,明國皇帝又不傻;但隻讓明國與我國結盟,是有辦法的。”

凱瑟琳王後說道:“第一,卡斯蒂利亞是君主製國家,威尼斯與熱那亞是共和國,而明國也是君主製國家,君主製國家天生就與君主製國家更親近,作為一個國君,尤其是明國皇帝這樣的獨裁者,肯定不會喜歡共和國。第二,就是咱們可以提出聯姻。君主國與共和國是沒法聯姻的。有這兩個長處,隻要咱們開出的條件不比兩個共和國差太多,明國皇帝一定會選擇與卡斯蒂利亞聯盟。”

“而且,還有第三點。我不知你是否還記得,吉哈諾兩次從東方返回,都提到了明國皇帝會說英語,而且英語是他會說的唯一一種歐洲語言。我想來想去,覺得他會說英語唯一的一種可能就是駐紮在羅德島的騎士團中來自英格蘭的騎士有人私下去了明國,成為明國皇帝的老師,但沒有返回。”

“而我,恰恰是一個英格蘭人。我可以從英格蘭找來貴族作為副使,代表英格蘭出使大明。明國皇帝聽到熟悉的英語必定心生好感;這個使者再建議明國與卡斯蒂利亞結盟,他更容易答應,這就又是一個長處。”

“好。咱們有這三個長處,已經足夠了。我馬上派吉哈諾再次出使大明,商談聯姻與奪取埃及打通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