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這樣做的緣故(2 / 2)

允熥當然不讚同。商人會威脅封建統治者的統治麼?當然會。西方最早發生資產階級革命的幾個國家,不列顛的國王不就上了端頭台?法國國王也掉了腦袋;統治荷蘭的國君倒是沒有掉腦袋,但是荷蘭獨立了,脫離了帝國。

但問題在於:首先,商人也是社會活力的體現,商業越發達的國家,社會進步就越快,打壓商人,就是抑製社會進步;其次,重農抑商的政策也不能持久:對民間商人打壓的越厲害,官商結合的現象就越多,官僚資本就越強大,而官僚資本已經說過了,是最壞的一種資本。國家不僅不能達到一開始的目的,反而不能從商業發展中獲得任何好處。允熥隻能小心翼翼的發展商業,而不是抑製。

但信奉周禮之人既然大多是道德高尚之人(隨著理學式微,有一些投機鑽營之人加入周禮派),崇尚複古,也就難以接受允熥的想法。在這種情況下,允熥暗地裏扶持明禮派,以伸張自己的想法。

但明禮派畢竟根基淺,允熥又不願意動用行政手段統一思想,想要讓明禮派自然而然的替代周禮派估計得過去很長時間。

允熥能活多少年?總不能大半輩子的時間都耗在這件事情上。他正著急,忽然得知了侵吞李家產業案,簡稱李案。一開始,允熥並未想到用李案對付周禮派,即使得知明良參與此事後。但當他知曉方孝孺的仆人與李士魯的兒子涉及李案後,腦海中忽然萌生了這個想法。

既然想到了,允熥就著手安排。他在正月十一日至十五日先後召見秦鬆、陳瑛、楊士奇與***等人,安排如何削弱周禮派。允熥沒有動用任何特權或違反《大明律》的手段,也沒有動用行政手段,隻是控製住了消息放出的時間和順序,又讓朝會辯論、李案爆發與貪墨古籍三件事在同一時候暴露在人們麵前,就成功讓周禮派式微,以後不足為慮了。

但允熥也不能讓周禮派消失。允熥並不知曉自己現在的想法是否一定符合大明實際,沒準以後他會發現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周禮中的觀念更適合大明,以後還存在再次用到的可能,所以不能讓周禮派徹底消失。

允熥一邊想著,一邊與他們三人說話。議論了一陣,允熥一側頭見已經到了巳時中,他還有別的事情要做,對他們三人說道:“三位愛卿,此事就先說到這裏,等明日或後日,朕再宣三位愛卿入宮議論。”

“陛下,臣請告退。”三人答應一聲,隨即請辭。

“三位愛卿退下吧。“允熥點頭說道。

陳瑛、楊士奇、***三人又行了一禮,隨即退下。可允熥掃了他們三人一眼,又想到什麼,說道:“,勉仁,你暫且留下,朕還有句話要對愛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