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後半段話,俞周文與鄭軒鬆了口氣。他們聽出來了,允熥的變化就是將武藝課取消,將這門課的分數挪到了這個還不知是什麼的球類運動上。這樣學校的製度不會發生大變化,對他們來說影響不大。
“不知陛下想要在講武堂設立何種,嗯,球類活動?”俞周文又問道。
允熥沒有立刻答話,而是看向這間公房的門口。俞周文與鄭軒也奇怪的看向大門,忽然聽到敲門聲,並且傳來一個尖細的聲音:“官家,奴才把東西拿來了。”
“進來。”允熥說了一句,門隨即被打開,王喜從屋外走進來,手裏拿著一個一尺見方的箱子。允熥從他手裏接過箱子,打開箱蓋,從中拿出一個寬不到一尺的圓形球體,對俞周文和鄭軒笑道:“這就是朕要在講武堂推行的球類活動。”
“陛下,這是,鞠?陛下要推行的球類運動,是蹴鞠?”鄭軒問道。
是的,允熥要在講武堂推行的,就是被稱為世界第一運動的足球。
足球的曆史非常悠久。戰國時代,蘇秦遊說齊宣王時就如此形容臨淄: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竿、鼓瑟、蹋鞠者。可見至少從齊宣王之時足球就已經誕生。之後曆朝曆代都有關於蹴鞠的記載。唐代達到第一個鼎盛,而且充氣足球也被發明出來。
之後南宋時達到了第二個高峰,還出現了專門以組織足球比賽賺門票錢為謀生手段的足球俱樂部——齊雲社。
蒙元時期江南的經濟還算發達,蒙古人除了撈錢也不管別的事情,蹴鞠仍然流行。元末明初的戰爭對經濟造成了巨大破壞,雖然農業生產很快得到恢複,可城市經濟沒那麼快恢複,而且朱元璋又實行嚴格的打擊商人政策,所以百姓不太富裕,這項運動的關注度降低。
但隨著全國經濟的恢複,城市老百姓逐漸變得富裕起來,也有些閑錢找樂子了。所以勾欄瓦舍重新興旺起來,也有人開始以表演花式踢球賺打賞為生。允熥也是偶然聽宮內的宦官提起在瓦舍裏見到花式踢球的表演才想起這項運動,並且馬上決定推廣。
足球身為一項體育運動,首先能起到的作用就是鍛煉身體。後世一場90分鍾的足球比賽雙方除守門員之外的球員要跑動萬米之上,這就是超過二十裏地。而且比單純的跑圈效果要好得多。
二來,足球也會鍛煉球員的配合能力,以及隊長或者主教練的指揮能力。大家都知道,想踢贏一場比賽可不是光有力氣就能贏的,這其中也醞釀著戰術配合,對於鍛煉小隊戰術配合能力很有用處。
三來,足球曆史悠久,在前朝曾經興盛過,雖然允熥推行的足球和以前的蹴鞠差別較大,但大家一聽這是曾有過的東西心中的抵觸就會少許多,更有利於推廣。
其實比起足球,橄欖球更符合允熥的構想:橄欖球的對抗更加激烈,身體衝撞更多,對場地的要求也更低。但一來,橄欖球這種可以用手的球類運動對大明來說屬於新生事物;二來橄欖球更容易受傷;三來他也沒怎麼看過橄欖球比賽,對於規則並不清楚。所以他反複權衡之下決定推廣足球。
此時允熥介紹道:“這是朕讓宮內的工匠做出來的一個球,牛皮做的,內部充氣。將來就用這樣的作為踢得球。”允熥在過年的時候除了征召大臣入宮談論軍事改革之事,也讓內官監叫了幾個工匠入宮研究足球,隻不過沒人注意而已。這些工匠經過反複研究,最終確定這樣做出來的球彈性最好,允熥也就采用這種球。
“至於比賽如何設立,朕也已經有了想法。以一學年為期,每個班級的蹴鞠隊與其它九個班級的蹴鞠隊比賽,每年級共四十五場比賽。專為襲職之人開設的一年期班每班也要組建蹴鞠隊,與其它班之間互相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