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家話(2 / 3)

“這,”徐菲絮剛要說話,忽然想到:‘減少的人都是重刑犯,這些人其中倒是有好的,可許多也都是積年的慣匪,送過去也頭疼,就算都放在軍隊裏麵高煦還怕他們教壞了其它當兵的,所以少了他們也沒什麼。’

這時這一出戲唱完了,徐徽華吩咐侍女放賞,一扭頭見她們二人正說著什麼,也笑道:“大姐和四妹妹說什麼呢?”

“哦,說起了新發現的漢洲大陸。你說怎麼在東方兩萬裏之外,還真有這麼大的一塊大陸呢?”

徐徽華也跟著感歎了一句。不過也不怎麼激動。對這個年代的大多數大明百姓來說,發現一塊新的大陸不過是多了點兒談資而已,和自己的生活毫不相幹。對她們來說有點兒相幹,那就是會不會被封過去。可朱高煦已經封到了蘇藩,代王也封到了西域,安王鐵了心在京城過日子了,所以她們也不用擔心這個,也就和普通百姓一樣當做談資。

可徐菲絮又想到什麼,對妙錦說道:“姐姐聽說從漢洲大陸帶回來些從來沒見過的作物和種子?”

“確實如此。”妙錦回答。允熥當然不可能隻給熙瑤姐妹和妹妹吃,各宮都可以吃。當然,西紅柿兩頓就吃完了,隻有將士們拿來作為幹糧的玉米粒和比較容易保存的花生、辣椒比較多大家都可以吃到。

“那些作物嚐起來怎麼樣?好不好吃?”除夕宴飲的時候她們也吃到了玉米、花生和辣椒,此時問的是其它的。

“有一種被取名為西紅柿的果子最好吃,不過這種果子很難帶回來,我也隻吃到了半個。不過帶回來了很多種子,說明年在皇宮後院的田地裏種上。此外還有瓜子、紅薯、土豆什麼的,種子都預備著呢。”

“當年父皇開辟的田地還在呢?”徐菲絮有些驚訝的說道。她洪武十年嫁給朱棣,洪武十五年朱棣才就藩北平,在場的四個皇家媳婦中是與朱元璋相處時間最長的。徐徽華與代王朱桂成婚一年後就去了大同,徐夢羽和妙錦甚至都沒趕上在朱元璋生前給他當兒媳婦/孫媳婦。雖然皇家成婚後都分府別住,可畢竟都是一家子,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進宮,逢年過節也要進宮,見到朱元璋自然要行禮,徐菲絮習慣成自然就稱呼他為父皇。

徐妙錦就很明顯沒有這樣的習慣,說道:“先帝開辟的田地不僅在,還擴大了不少呢。皇宮後半邊原來是湖,先帝因這一地風水絕佳,所以填湖造皇宮。可畢竟地基不如原本的平地,而且湖水也沒那麼容易散去。洪武末年有些宮殿就開始滲水,這幾年更厲害了。”

“皇上就改了皇宮的部分格局,廢棄了那些滲水的宮殿,在原本的空地蓋了幾座宮殿,讓人住下。那些滲水的宮殿全都拆了,種上水稻。”

“皇上真是顧念百姓,關心農戶。”徐徽華很程式化的說了一句,隨即說道:“可這樣一來,皇宮的風水不是就改變了麼?”

“皇上不太信風水這些的,覺得風水之說不可不信但也不能全信。所以就拆了宮殿。不過新建宮殿的時候還是讓懂風水的人看了看。”妙錦說道。

徐菲絮也不在意皇宮的風水。朱棣本人對這些本來就不太信的,要不然曆史上他也不會豁出去造反了。徐菲絮受他的影響也半信半疑。她更關心別的事情。

“那些從漢洲帶回來的種子,在南洋那種地方能種活麼?我想要一些回去,在乾安城外試種一番。”

“這個,據說有些種子發現的地方也都很熱,大約能種活。不過討些種子可不容易。方都督帶回來的所有種子都被皇上攥在手裏,他還對王喜說了,不得他的命令,任何人不能拿走一粒種子。”

“這是為什麼?”徐菲絮非常好奇。一些種子罷了,為什麼管的這麼嚴?

妙錦遲疑的說道:“妹妹恍惚聽皇上說起過,好像是怕年後種子不夠用了,所以現在管的這麼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