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卓聽了鄭派的話心裏頓時覺得不妙。麵對皇上說罪該萬死隻不過是慣常用語,並不一定是得了死罪。可鄭派這話一說,皇上沒準就真的賜死他們兩個了。
他心裏著急,但此時什麼也不能說,隻能“砰砰砰”的以頭蹌地,自認有罪。
卻不料,允熥忽然笑出了聲,說道:“蕭卓,鄭派,你們二人平身。”待他們兩個站起來後,又說道:“朕何曾說過要因為你們售賣外番奴仆的事情處置你們。”
“謝陛下開恩。”蕭卓馬上又道。同時心裏思索:‘竟然對此並無處罰?那皇上要吩咐我們的事情到底是什麼?能連《大明律》都不顧了?’
之後蕭卓就靜靜的站在允熥三丈外的地方,等著允熥最後對他的吩咐。
可允熥說出了讓他大吃一驚的話:“從明日起,你們不僅要售賣外番奴仆,還要大肆售賣,讓京城的權貴人家都知道了,將奴仆賣到這樣的人家去。”
原來允熥回京後放了王喜十多天的假回家陪伴母親家人。這一日他與幾個兄弟聊天,就聽他大哥說道:“老五,這京城奴仆的價錢也太貴了,一個長相周正的丫鬟都要幾十貫錢,即使是小丫鬟也要十貫錢,成年的男子也要五六貫。咱們老家那裏,長得再漂亮的姑娘也不過是幾貫錢而已。”
“京城富庶,何況在天子腳下官府管的也嚴,所以這麼貴。”王喜說道。
他們二人又說了幾句,忽然王喜的四哥說道:“說起來,這兩日在人市,倒有人很便宜的賣奴仆,一個大漢不過二三貫。”
“哪有這麼便宜的奴仆?”他大哥馬上問了起來。
“就是城東的人市。這人是個生麵孔,不過有熟麵孔作保。”他四哥說道:“不過這人賣的奴仆都不太一樣,不怎麼會說官話,一口誰也聽不懂的話,那人說是從福建山區買來的,但我怎麼聽怎麼像是番國的人。”
王喜聽了這話頓時注意起來。《大明律》中,規定不許私自售賣外番之人,這人怎麼這麼大膽敢到京城來賣?並且價錢還這麼便宜?
他後來與他四哥一起去人市上看,馬上認出售賣外番奴仆的其中一人為他見過一麵蕭卓,頓時明白他為什麼會賣得這麼便宜了。
這次出征安南,前前後後有超過三十萬安南人被殺,有超過三十萬安南人被販賣為奴,由於是大明的官兵批量供應給人販子,所以價錢很便宜;安南又靠海所以運輸成本也低,蕭卓就打起了將他們販賣到大明的主意。
大明的幾個主要城池非常繁榮,奴仆的價錢在南洋各國之上,賣出一個賺的利潤就比在南洋賣出兩個賺的還多,其中京城又是最貴的地方。若是平時他未必願意冒這個風險,但這次因為向整個東方市場供應的奴仆太多一時半會兒在南洋諸地難以出手,即使願意都買下的出的錢也太低,蕭卓為了盡快賺到錢也顧不得危險了,與鄭派兩個親自來到京城售賣安南奴仆。
雖說此事違反了《大明律》,但王喜知道允熥似乎對於這樣事情的看法與《大明律》不同,所以沒有讓兩個哥哥將此事告訴應天府,而是回宮後自己告訴了允熥。
允熥聽了這話,當時可是大喜過望。他早就想真正廢除漢人奴仆製了。為了做表率,宮裏的宦官早就都是從小閹割的夷民了,宮女隻要沒有被他看上大多數人二十歲也能夠出宮。
但允熥也知道,自己的威信也比不上朱元璋,朱元璋都沒有做成的事情,自己想要做成很困難。大戶人家不可能不要奴仆,更不可能所有的下人都是雇傭來的,一部分貼身服侍的仆人必須要將他們的身契握在手裏,要不然不放心;也不可能讓他們全都使用夷民:一般情況下,抓一個夷民來到中原成本高的嚇人,價錢當然也會遠在當地的奴仆之上,沒有人會買的。
可這次蕭卓售賣的奴仆價錢比大明國內的人還低,就給了允熥做成這件事的辦法:讓蕭卓聯係所有從大明官兵手裏買了便宜的奴仆的人販子,將安南的奴仆全部送到大明來賣。
同時他利用《大明律》中‘隻是規定不許販賣外番之民為奴,但安南現在成了朱讚儀的封地不是外番了,安南的百姓理論上也不是外番之民了,可以在大明出售’的漏洞,讓朝臣無話可說。
在這種情形下,一方麵是價錢便宜又合法的安南奴仆,另一方麵是價錢貴又容易觸犯《大明律》的本國漢人奴仆,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購買安南奴仆的。
至於以後,允熥打算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廢除這條規定,允許外番之民在大明為奴,從而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他絕不會允許長相與漢人差別太大、或者信奉天方教的人被販賣到大明為奴的,更加不可能允許黑人被販賣過來。不過大明距離黑人的原產地這麼遠,倒也不用太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