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在場的有文官,定然對此不滿意,馬上就進諫起來,即使平時麵對皇帝最膽小的官員也一定會站出來。這涉及全體文官的利益,不能不勸諫。
可現在在場的一個文官沒有,中下級武將們可不像大將們考慮的這麼多,他們雖然多半有世襲的官職,但沒有丹書鐵券,若是自己不幸戰死了——就像這次的葉子高——有了這個勳章子孫後代就多一點兒保障。
並且這還不是僅僅頒給少數人的丹書鐵券,皇帝翻臉了收回也不會有太大影響;賜予所有為大明戰死或殘疾的將士的勳章,他們憑借想象就能夠知道一代代積累下去將來很可能會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朝廷絕不敢不承認。
所以馬上,場內就充斥著“陛下聖明”之類的話,聲音震耳欲聾,就連慶功宴外的人也能聽得清清楚楚。在這樣的情形下,即使一些大將仍舊對此有意見也不敢提。
過了許久,待眾人不再呼喊,允熥笑道:“之後,就是朕對諸位有功之臣的獎賞了。”
允熥話音落下,一個身形壯碩的侍衛上前一步,展開聖旨,大聲喊道:“李堅、徐景昌上前聽封。”
“駙馬都尉李堅,,……,加封河內伯,世襲罔替,賞賜黃金千兩、上用綢緞百匹,欽此;魏國公徐暉祖之侄、羽林左衛指揮同知徐景昌,……,加封其父徐增壽為擒虜伯,世襲罔替,賞賜黃金千兩,珍珠一鬥,欽此。”
“臣謝陛下隆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李堅和徐景昌同時說道。
剛才說要對他們頒發勳章之事,已經將因為默哀陣亡的將士導致的悲傷驅散一空,現在正式開始賞賜又加封了兩個世襲的爵位,頓時讓大家都高興起來,伸著耳朵聽自己的名字。
在場一共有上千人,即使念人名也得花很長時間,若是都念過來一直到晚上都甭幹別的了。好在李堅提前有所預備,已經通知過了不同功勞的人,此時這些人在侍者的帶領下聚在一起,聽一個人念聖旨。一時間,整個院落到處都是念聖旨的聲音。
在所有聖旨都宣讀完畢後,眾人又一起跪下來,對允熥行禮:“臣謝陛下隆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都起來吧,”允熥笑道:“你們都是朕的有功之臣,今日是給汝等的慶功宴,不必這麼跪來跪去的。”
又命傳膳:“汝等都等這麼久了,也該用飯了。”李堅隨即吩咐一句,開始上菜。隻見無數侍者再次出現,手裏端著蓋著蓋子的盤子,走進來放到各張桌子上。不一會兒,院落內已經全是飯菜的香味。
允熥又首先拿起筷子夾了一塊肉吃,下麵的將士們再也忍耐不住,大口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