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陛下。”李堅接過小冊子,見允熥沒什麼吩咐了,躬身退下。
允熥拿起茶杯喝了口茶,潤潤嗓子。
他當然不是閑著沒事和李堅說這些話。基本上已經可以確定明年撒馬爾罕國將會如同曆史上一樣進犯大明,他當然會從中原派出大軍去迎戰,現在,就要給這一戰造勢了。
在打仗前抹黑對手,讓手下的將士、官員和百姓都對敵人十分憤恨,這是常態,不論古今中外都會這麼做。並且事實證明,這樣做還是有一定效果的。很多農民起義軍或者造反軍在一開始流竄到外地的時候都會被普通百姓,甚至家無隔夜糧的百姓抗拒,就有官府和士紳宣傳的功勞。
況且允熥可以很問心無愧的說,他說的都是實話,那些事情這兩個教真的都幹過。
扶菻人黑暗的中世紀的時候,遠比東方要黑暗的多;****體製下的教會,也遠比封建獨裁體製下的官府要腐朽黑暗的多。
****的體製下,教會不僅管著老百姓的身體,還管著老百姓的心靈,使勁愚昧他們,讓他們以為生前的一切苦難都會在死後得到改變;東方的官府不論怎麼愚民,都達不到這個程度。中世紀的扶菻人生活已經慘到極致了,竟然還沒有人起義,反而羅馬帝國時代還有人起義;而東方每到王朝腐朽的時候就有人呼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從而揭竿而起,推翻暴政,讓老百姓又能有一二百年的安生日子過。
‘等回了京,朕就下令全天下所有的衛所都要備有幾份這樣的小冊子,也要在在官員中進行宣傳,讓所有人都同仇敵愾對付帖木兒。對百姓也得加緊宣傳,讓他們編寫更多的針對色目人的戲曲。對了,可以這麼辦。’
允熥隨即拿出一張宣紙寫了幾個字,對王喜說道:“你將這張紙送到胡儼那裏,讓他擬旨。同時傳朕的口諭回京給司禮監,讓內宮的經廠馬上開始印刷《元史》,至少要一萬份;從今年開始,學習《元史》變成國子監和講武堂的必修課,並且是最重要的課程,朕回京了要檢查的。”
“是,官家。不過官家,最後這條您還是擬個旨意的好。”王喜道。
“那朕就擬個旨意。”允熥隨即又寫了一張紙,交給他,還是吩咐道:“讓胡儼擬旨。”
王喜接過宣紙,領命退下。
允熥又想到了什麼,自言自語道:“今年的會試,好像也可以做做文章。反正朕還沒有確定今年的策論題目。”
允熥嘀咕一會兒,想到了兩個題目,寫在紙上貼身收藏;又怕自己忘了,再抄寫一份讓小宦官密封好,吩咐他送到船上,六百裏加急送回京城,交到皇後手裏。熙瑤一向謹慎,在不知道盒子裏麵是什麼的情況下應該不會打開來看。
將這些都吩咐出去,允熥擦了一下額頭的汗水,說道:“朕能做的,隻有這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