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升龍(2 / 2)

胡季犛隨即對黎筍說道:“升龍府如何還能防備?此時城中隻有一萬將士,還都是不怎麼能打的部隊,火炮一門也無;而明軍足有四十萬人,整個升龍府的百姓加一塊都沒有明軍多,明軍就算用人來堆都能將升龍府淹沒,更不必提還有幾支精銳。升龍府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守住的。”

胡季犛此時已經徹底平靜下來,對黎筍接著說道:“你馬上去傳朕的口諭,告訴城內的將士收拾好行囊,帶上所有能帶走的物品,下午申時正出發前往南定。”

“告訴城內的文武百官明軍即將攻陷升龍府,讓他們跟隨朕一起逃亡。”說到這裏,胡季犛忽然自嘲的一笑:“現在城內的百官估計都已經知道明軍已經攻破多邦城了,若是願意跟隨朕撤退的此時應該已經在打包了,若是想要投降明國的估計都閉門不出,等著明軍來到後去迎接明軍。也不必專門再派人通知他們了。”

胡季犛又吩咐了幾件事情,最後對黎筍說道:“城內所有府庫內的東西,尤其是糧食,不能帶走的一律焚毀,一粒糧食、一件布匹都不留給明軍。”

“陛下此事不妥。”黎筍說道:“陛下,若是焚毀府庫中的糧食,那全城的百姓都知道是朝廷讓城中無糧,即使過後明軍在城內征糧也會怨恨朝廷。”

“臣以為,不如將府庫大開,允許城內所有的百姓去取糧食,如此一來,城內的百姓必然懷念陛下的恩德。”

“二來,明軍來到升龍府後因為糧食都被陛下散發給了百姓,必然會從百姓手中強行征糧,同時因為征糧也必然會有許多奸淫擄掠的事情發生,百姓必然十分怨恨明軍,陛下若是派人潛伏在升龍府刺殺明軍將領、虐殺明軍士兵,百姓也會給予方便,就能更加容易地擾亂城內,拖延明軍進兵。”

“所以臣以為,陛下應當將所有帶不走的糧食分給城內外的百姓。”

“好,朕馬上下令看守糧倉的官員,等城內的各支軍隊取了糧食後就大開糧倉,任由百姓取糧。”胡季犛略一思索,就發覺黎筍的計策有道理。並且他還考慮到,想要燒毀糧食也不是特別容易的事情,保不準城內就有決定叛變投靠明國的官員鼓動百姓來搶糧,所以還不如將糧食直接分給老百姓。

胡季犛隨即又對黎筍吩咐了幾件事情,讓他和從道一起下去了。

胡季犛又馬上返回後宮,讓後宮收拾起來。此時時間緊急,他也來不及將他和7所有的妃嬪、他和7所有的孩子都帶走了,隻是讓皇後(上皇皇後)、幾個重要的嬪妃、幾個平日裏比較喜歡的孩子馬上收拾起來,下午跟著他一起走。至於其他人,隻能丟給明軍了。

而此時城內也早已大亂。在從道帶兵入城後,許多大臣就猜到多邦城已經丟了,紛紛準備起來。就如同胡季犛所猜測的那樣,忠於胡季犛的大臣命令家人趕緊收拾,派人出去打聽軍隊在哪裏集結,趕著車前往地方;已經做好接納新主子的大臣緊閉門戶,命令家人緊急繪製大明國旗,準備在明軍入城後手舉國旗歡迎明軍。這些人此時都慶幸大明發明了國旗,要不然可沒有能夠如此簡單表示自己恭順的道具。

還有一些即不忠於胡季犛,又不想投靠大明的大臣。這些人此時要麼正在帶著家人逃離升龍府,要麼全家從官邸離開,躲到自家之前不為人所知的小房子裏,等著城內混亂的時候過去後再裝作普通老百姓出來。

而普通百姓卻對明軍即將到來這個事實沒什麼反應。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不論在誰的治下,都是納糧服役,沒什麼區別,頂多是改朝換代的頭幾天會亂一些,忍過去就好;並且,“聽說大明比大虞還要強大得多,當了大明的百姓是不是就不用再擔心改朝換代了?”

“差不離。”

“這就太好了,升龍是大城,即使有些山賊土匪也不敢隨便攻打城池,以後就不用擔心動亂了。”

這一切的一切,都仿佛曆史上八國聯軍攻陷天津以後,北京城的景象。

下午申時正,胡季犛帶著家人從王宮中出來,最後回過頭看了一眼自己住了兩年多的王宮,歎了口氣,頭也不回的走了。

很快他帶著自己的家眷來到南門,讓妃嬪王子坐上馬車,從王宮中帶走的十分珍貴的寶貝也都用棉布包裹好裝到車上。待再無一人一物遺漏後,胡季犛一揮手,讓五千士兵護送著他們和裝載著一些兵器、火藥和糧食等物品的貨車前往南定。士兵們需要護送馬車行進三十裏到達黃江,在哪裏上船前往南定城。

而士兵們則會留在黃江。黃江是紅河的分支,當地有一座十分規模巨大的水寨,相當於安南水師的母港。這座營寨由於從陳朝初期後興建起來,十分堅固,又卡在黃江最窄的一處河道,現在安南所有殘存的大船又都在這兒,隻要北部灣的明國南洋水師進不了紅河,單憑雲南的水師未必能打下這裏。

剛才胡季犛就一邊看著將士們收拾物品,一邊對自己的長子胡元澄說道:“父親決定任命你為黃江水寨的主將,抵抗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