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榮隨後將各人的職責一一吩咐下去。在吩咐完畢後,問道:“眾將可還有疑問?”
“何將軍,據傳回來的消息,安南人在海邊打下七百餘裏的木樁防備越海而來的大明天兵。其中清化、乂安為重點防備之地,木樁連綿數十裏毫無間斷,僅低於水麵不到二尺,除非是不到一百料的小船,否則難以通過。”
“並且依據從張帥那裏傳回的消息,安南人已經有了火槍與火炮。火槍還罷了,雖然透甲十分厲害,但射程並不在弩箭之上,可以使用弓弩對付;但大炮射程較遠,即使是千斤的炮也能將炮彈射出二裏。我軍的小船無法搭載火炮,若是登陸之兵遇到了安南人的火炮,如何?”有一人出言道。
何榮稍稍側頭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隻見是扶桑軍的將領我來也出言說道。
扶桑軍,就是我來也向允熥請命後從扶桑拉過來的人所組成的軍隊了。他們人數不多,總共隻有兩千多人,但各個身懷武藝,若是一對一搏殺,大明這次南下的數十萬大軍中能勝過他們的人沒幾個。
可大家也馬上發現了他們的缺點:幾乎不懂得大規模軍隊的軍陣,人數一多就很容易失去組織,陷入各自為戰的情形。扶桑軍一人可以打敗數名大明的士兵,一百人能打敗二三百人的明軍,但兩千多扶桑軍不會是兩千多明軍的對手。
按說這樣的士兵最適合的就是當做斥候,何榮也曾有將他們分到各軍為斥候的打算;可一者,這些人大多並不會騎馬,二者,他們也不願意分開,何榮最後隻能罷了心思。
扶桑軍雖少,但畢竟是一支獨立的軍隊,又不是色目人,所以何榮這次開會也叫上了我來也。
何榮見到是他先愣了愣,才說道:“你所說的事情本將當然知曉,可既然安南人之前擁有火炮之事並未讓人所知,可知他們的火炮之數必然不多。現在多邦城我軍正與他們對峙,兩京胡家父子也必然要留大炮守備,這樣還能有幾門大炮防禦其它的地方?就算乂安城有大炮,可聽聞我軍在平章登陸,他們再把大炮拉過去,我軍都已經占領那處天然港口了。”
“可即使我軍占領了那處天然港口,一時之間也清理不出一條能容納大船駛進港口的水路,總要十多日的功夫,若是安南人將大炮拉過來轟擊我軍,我軍仍舊並無任何能反製他們的手段。”我來也又道。
何榮有些不耐煩:“我軍有十五萬人,胡家父子留在乂安駐守的兵能有幾人?大炮本就不易運送,安南的土地又鬆軟,打仗時幾乎不可能運送。若是安南人敢將大炮拿出城,就派兵奪了他們的大炮,並以此攻城。”
“何將軍,安南的戰力據末將所知並不算弱,在大炮的轟擊下我軍未必能奪下他們的炮。”我來也再次說道。
“住口,你可是輕視我大明軍隊的戰力!小小的安南人,若不是儀仗地利早已被張帥率領的大軍踏平,若是我軍據守港口敵軍來攻,則主客之位顛倒,我軍必勝。”何榮道。
聽到這話,我來也不敢再說,隻能怏怏坐下;在場本來還有與我來也觀點類似的人,對於何榮的作戰計劃也有一些異議,可此時也不敢出言指正。
何榮見自己的一番話後無人再出言,說道:“既然無人對此有異議,那麼就定下了。”
他又吩咐幾句,起身離開了這間船艙,眾將也紛紛站起來,要返回自己所乘坐的船隻。他們還需要向下一級的兵將傳達命令,雖然還有半日的時候,但在海上傳令不易,命令這樣一層一層傳下去說不準半日就過去了,所以他們得趕快返回自己的原來的船隻。
陸賢從船艙中走出,向著右弦走去。他之前帶兵在廉州府的合浦駐紮,所以乘坐的寧遠號在威遠號的北麵。
他此時滿臉都是高興之色。他這次被任命為首批登陸之兵的主將,就相當於先鋒,隻要作戰順利頭功定然是他的,他如何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