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樣的話允熥不會出口,因為說出來也沒有意義,隻是在心裏想。
山東麵館一共隻有三層,允熥帶著侍衛很快從三層下來,就要從大門口走出去。
可就在這時,允熥的目光四下裏看過去,見到一個有些眼熟,卻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的人。
他緩了腳步,悄悄指著那人側頭詢問李波:“你可還記得此人?”
李波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就見到一個壯漢和另外一人坐在座位上,一邊喝著小酒吃著下酒菜,一邊說著什麼。
李波看了他幾眼,說道:“陛下,這是去年夏天陛下有一次出宮見到的人。”
“那次也是從講武堂出來返回皇宮的路上,忽然天降大雨,陛下找了一間客棧避雨。當時陛下坐在大堂內,就見到了這人。”
“當時陛下對此人和另外一人的談論有些興趣,還和這人說了幾句話,問了些事情。”
聽李波這樣說,允熥也想到了這個人,好像是姓李,名字記不清了,在城北的渡口做生意,生意還不算太小。並且……
允熥的眼睛忽然眯了一下,停住腳步,走到這個姓李的壯漢身旁,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說道:“李壯士,可還記得我?”
……
……
李誌良今日來到城內,自然不是閑著沒事。今日他是為了和大主顧談生意來的。
昨日他的一個在江北的大主顧來了京城,有生意要和他談。對於大主顧,李誌良一向態度極好:不過一些小錢,幾句漂亮話而已,若是因此就能拿下一筆生意,就是得再多付出些漂亮話,他也願意。
既然如此,招待大主顧就要仔細斟酌了。不能太寒酸,要不然顯得對他不重視;但又不能太隆重:他所謂的‘大生意’真正的大商人根本不屑一顧,去太高檔的酒樓對他來說買賣做成了也得賠錢。
思來想去,他想到了唐伯鶴的山東麵館。
山東麵館算不上什麼高檔地方,但因為十年前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明顯和皇家有關的事情,不管什麼身份什麼地位的外地人來到京城,都定然要來山東麵館吃一次。
所以李誌良將自己這個頭一次來到京城的大主顧叫來山東麵館,等他坐好了在不解的目光中說起了這個麵館的神奇之處。
可李誌良正說著,忽然肩頭被人拍了一下。他回頭看去,就見到了一張有些熟悉的臉。
“原來是孫公子,孫公子今日也在這家店吃飯麼?”李誌良馬上站起來恭敬地說道。
與允熥還要回憶一下、甚至需要旁人提醒不同,李誌良當初對於允熥的印象十分深刻:那是他唯一一次和身份地位十分高的公子說話,不要說僅僅過去一年,就是過去十年他仍然會記得。
這個自稱姓孫的公子可比大主顧重要多了,得罪了主顧不過是做不成買賣,得罪了貴公子以後在京城未必能在京城立足。他的後台恐怕都比不上人家的奴仆。所以他非常恭敬。
“嗯,今日想起了過去的一些事情,所以過來看看。”允熥隨口說了一句,又對他說道:“我找你有些事情。”
李誌良十分驚訝:這樣的貴公子找自己能有什麼事情?下意識就想推脫:大人物的事情還是少攙合為妙,雖然得到的多,可風險也大,自己雖然不算大富大貴,但也不是一窮二白的貧民,過自己的小日子最好。
“公子,小人普通百姓一個,不過是做些小買賣罷了,哪裏有公子能看上的地方。”李誌良十分客氣的推脫。
允熥沒有搭理他,而是看了看坐在對麵的人。那人剛才已經斷定他是自己絕對惹不起的人,一邊在心裏想著李誌良怎麼會和這樣的人有關係,一邊馬上站起來說道:“既然這位公子找李誌良,我和他的買賣也不怎麼要緊,這就告辭。”隨即帶著自己的下人一溜煙走出了山東麵館。
允熥又轉過頭看向李誌良,沒有說話。李誌良心中悲鳴一聲,麵上卻絲毫不敢顯露,說道:“公子找小的何事?”
“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你跟我過來。”允熥說道。
李誌良無奈,跟著他走出了山東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