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頓時都呆住了:這個時候去兩廣一帶,還說和征伐安南沒什麼關係?並且陛下剛才不是說不去親征麼?怎麼還要過去?
看到麵前一張張疑惑地臉,允熥接著說道:“諸位愛卿不必擔心,朕確實不是去禦駕親征的。朕隻是想趁著這個時候去兩廣一帶巡視,看一看當地的民情如何。”
“陛下,無特殊情形,陛下不可擅自出京啊!外地總不比京城,兩廣一帶又一向民情複雜,陛下貿然前往,並非好事。”李堅馬上說道。
常升等人也紛紛勸諫,都不願意讓允熥前往兩廣。
允熥咳嗽一聲,說道:“朕意已決,卿等勿複多言。”
這些武將不願意太過勸諫讓皇帝記恨他們,聽到允熥語氣堅定地又說了一遍自己已經做出決定,也就隻能站起來不再勸諫,接受了皇帝即將前往兩廣的事實。
允熥這次真正沒什麼事要和他們說了,揮揮手讓他們躬身退下。
中午時分,又在乾清宮前殿批答了一會兒奏折的允熥站起身,和輔官說了幾句話,起身返回坤寧宮。
熙瑤見到他,行過禮後也不顧後宮幹政的嫌疑了,馬上問道:“夫君,和前朝的大臣說了要去兩廣一帶巡視之事了麼?大臣們怎麼說?”
“夫君和諸位武將說了要去兩廣一帶巡視之事,他們勸諫一番後見我並未改變主意,就不再勸諫。”允熥道。
“夫君,武將是武將,和文官不同。現在雖然西南有暹粒之疾,但大明天下太平,也並無需要皇上親自去解決之事,所以文官定然會苦勸夫君不要去兩廣巡視。夫君也多想一想,還是將地方的事情交給地方官來管得好。若是陛下對他們不放心,派秦鬆等信得過的大臣外出巡視也可。”
“況且敏兒最黏夫君,離開京城這麼長時間,她定然會想念夫君的。夫君總不能去兩廣也帶著她吧。兩廣一帶和京城大不一樣,外地的小孩子初到廣東很容易染病。”熙瑤說道。
昨日允熥就已經告訴了她他要去兩廣一帶巡視,熙瑤當然極力反對,但也不敢勸諫太多,隻能讓允熥宣告文武百官看看他們的反應,此時聽到武將們的反應如此,隻能自己再勸諫一番。
允熥聽到她提到敏兒時略有遲疑。他最喜歡的孩子就是自己的這個大女兒,對於和她分開也很不願意。可是他真的特別想去廣東一趟。
“熙瑤,”允熥坐下來對她說道:“外朝的話語不必理會;至於敏兒之事,夫君親自和她說,大不了每日給她寫一封信。夫君一定要去廣東一帶巡視。”
“這,臣妾知道了,夫君。”熙瑤見即使她已經提到了敏兒允熥仍舊堅持出巡,也隻能接受他即將出巡的事實。
“所有事情夫君臨走之前都會安排好的。你父親留在京城,常森也一樣,以文垣監國,你代他行使監國之權。”
“所有朝政,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讓輔官自行批答下發,你監督蓋印即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發往兩廣由夫君親自處置;緊急的事情你以文垣的名義召集六部尚書、五軍都督府五位左都督、四輔官、都察院左都禦史、陳性善,還有與此事有關的衙門主官或佐官,禦前商量處置。”
“若是京城地界有人騷動,你直接傳旨給應天府尹黃淮和留守京城的七個上直衛指揮使,讓他們出兵平定。”
“若是……”
……
允熥向熙瑤詳細交代了一番他若是不在京城該怎麼辦。許多事情未必會發生,但有備無患。雖然他昨日已經說過一遍,但今日又重複一遍。
“陛下,為何要宣召陳性善?”熙瑤今日聽第二遍,問出了昨日沒有出口的疑問。
“熙瑤,陳性善此人的位置十分重要,一兩句話也和你說不明白,你就記著有緊急之事宣召他禦前議事即可。”允熥說道。
熙瑤沒有再問,隻是點了點頭。
之後就是不得不接受允熥即將出巡的熙瑤囑咐他的時間了。雖然允熥真正出發還得過幾天,但不妨礙熙瑤現在就叮囑。他雖然有些不耐,但知道這是熙瑤的一番好意,隻能坐在座位上聽著。
熙瑤最後說道:“夫君,這次夫君並非是禦駕親征,而是出巡,帶著熙怡一起去吧,讓她隨身照顧夫君。”
允熥有些遲疑,但最後還是點了點頭,說道:“好,夫君就帶著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