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領命退下。解縉又道:“陛下,此書非常重要,天下間記載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曆史的書僅此一部,並且因為它記載了蒙古皇族一些秘而不宣的事情,即使元代皇宮大內也隻有一本,就連現在逃到草原上的元代後裔應該也沒有。若是皇宮內藏的這本書沒有了,就再無從研究蒙古人的曆史了。”
“哦,是麼?”允熥眼睛裏閃爍起不明意味的亮光,說道。
解縉正在猜測允熥的這個眼神是什麼意思,允熥就站起來說道:“解愛卿,現在已經是午時了,解卿先去用飯吧,朕也該去用膳了。若是找到了這本書,朕一定讓王喜告訴解卿。”
解縉也知道自己在這裏等著也沒什麼用,對允熥行禮退下,和暴昭一起去吃飯。
允熥之後來到膳堂開始吃飯,但即使再遲鈍的人也能看出他十分心不在焉,幾次將菜夾起來似乎是想放到嘴邊,可最後都戳到了臉。
他剛剛吃完飯,王喜就手裏拿著一本書走了進來,對他說道:“陛下,找到《元朝秘史》了。”
“這本書放在先帝生前常用的櫃子裏,陛下繼位後因為害怕睹物思人,將這些先帝常用的東西都放進了櫃子並未再看過。奴才在其它地方都找不到去那裏找,一下就找到了。”
允熥從王喜手中接過這本書,翻開來,花了半個時辰的時間將整本書看了一遍。
將整本書看完的允熥合上書,喃喃自語了幾句,又問王喜:“宮中可還有其他抄本?”
“陛下,奴才沒有在宮中找到其他抄本。”王喜道。
允熥仿佛下了極大的決心一般,對王喜說道:“拿火盆過來。”
等王喜將火盆放到了允熥麵前,允熥做出了讓王喜十分驚訝的動作:他將這本書撕成一頁一頁的,放入火盆中。
‘欲亡其國,先亡其史。蒙古人隻有這麼一本記錄曆史的書籍,將它燒掉以後蒙古人就成為了沒有曆史的民族,最早隻能追溯到鐵木真時代了。隻要再能慢慢泯滅所謂黃金家族的驕傲,蒙古這個民族就徹底失去了他的脊梁骨,再沒有複興的可能。’
允熥在心中充滿惡意的想著:‘鐵木真,或者窩闊台,若是真有地府,你們在九泉之下看到記敘自己生平的書籍徹底湮滅在曆史中,即使蒙古人仍舊口口相傳一些事跡也不過是九牛一毛,你們會想些什麼呢?會不會想死而複生屠了大明?可惜你們沒有這個可能。’
《元朝秘史》足有三四十萬字,使用毛筆寫成一本書有厚厚一大疊,允熥麵前的火盆也不大,即使後來允熥又拿來了幾個火盆一起燒,也過了足足四分之一個時辰才將所有的書頁都燒完。
允熥又用木棍挑了挑,確定所有的書頁都燒成了灰,讓黃福將火盆拿出去,對王喜說道:“下午你告訴解縉,沒能找到這本書。”